利用暑假帶孩子到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增廣見聞,恰巧碰到了好幾個不同的安親班,帶著學生來進行戶外教學活動。
有些安親班的學生顯然事先就被老師耳提面命過,他們井然有序的排著隊、聆聽導覽人員的解說,偶有稍微脫序的學生,安親班老師也會立刻制止。但有些安親班的學生,則如脫韁野馬般,在展區內到處奔跑、嬉戲,甚至拿著物品互丟,連義工出面制止,但不見安親班老師有所管束。
筆者無法評斷安親班老師平日教學的優劣,但若單論當天出來進行戶外教學的成效,很顯然的,有經過管教與要求的學生,學習成效肯定是遠高過「放牛吃草」、完全不受約束的學生。在截然不同的兩種帶領方式之下,其中一方學習到平日在課堂上接觸不到的知能,另一方則誤以為在公共場所,也可以肆無忌憚的為所欲為。
適當及適時的管教,絕對是有必要的,因為有管教孩子才會有規矩,孩子有了規矩,才可能靜下心來進行學習。如果我們希望台灣下一代更有競爭力,身為師長的大人們,就必須懂得這個道理。
李學(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