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師慢性痛 自律神經失調

陳玲芳 |2019.08.02
133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四十二歲李小姐,從事瑜伽教學多年,近年來投入健康產業的同業眾多,讓完美主義的她,不敢掉以輕心;於是,相繼出現焦慮、心悸、疲勞、失眠等不適症狀。

加上擔心流失學生,不敢請假休息,造成「過度訓練肌肉」的疼痛。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纏身,自律神經與身體失調的困擾情形,也日益嚴重。

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警訊,不可輕忽,疼痛除了代表身體「出毛病」,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常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病」,卻是身體發出「警訊」。

「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梁恆彰說,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在人體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交感神經的工作是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中各種壓力狀態;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

他指出,慢性疼痛,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

梁恆彰說,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時,身體停留在「發炎」狀態,身體無法進行完全修復,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現象,出現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症狀。

梁恆彰提醒,自律神經失調,表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長期不予理會,可能會衍生各種慢性疾病影響健康,民眾不可不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