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博士生基本待遇、收入不穩定,許多人選擇出國,找尋更好的發展。台大電信所碩士畢業生許瑞福,明年將前往美國讀博士班,他表示獲得美國學歷,較能至世界各地延續發展,且美國匯聚世界人才,結交各國人脈,未來也能幫助台灣發展外交及國際合作。
「整體來說,我認為台灣並沒有善待本土博士生。」許瑞福說,博士生要有穩定、合理的生活費,才能確保學術研究及品質。但有些台灣博士生沒有計畫補助,只能接助教賺取微薄生活費,甚至還要負擔學費、承擔家計,半工半讀情形下,很難專注做好研究,「博士生應該要有最低薪資」。
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林凱衡說,國內博士生最大的困境,就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除非教授有經費能養博士生,否則就要另找收入謀生,同時又要兼顧發表壓力,在生計與研究夾殺下,讓博士生成家立業時間更晚。終於畢業後,教職市場土博士難與洋博士競爭,但政府資源卻是拚命送人出國,缺乏資源支持本土國家隊。
對於台灣博士生陷入低薪困境,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科技部參考許多國家案例,已提出「補助大學校院培養優秀博士生獎學金試辦方案」;一○八學年度起實施,一年有三百個名額,每月獎學金至少四萬元,由科技部與大專院校共同負擔,獎勵期間為連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