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一,台灣習俗禁忌多,民間稱為「鬼月」,是個不吉祥且「諸事不宜」的月分,拜拜不能用芭樂、鳳梨、梨子等水果,婚事延緩到八月,不可開刀、搬家、到海邊戲水。
農曆七月被賦予超渡鬼魂的意義,應該是受到中國習俗和道家影響,認為七月鬼門開,必須廣設宴席普施鬼魂,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佛教卻認為七月是「吉祥月」、「功德月」、「福田月」、「報恩月」、「孝道月」,不應忌諱迷信。
每逢七月,寺院多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在這殊勝的日子裡,我們應積德行善,深信因果業報,才是正知正見。
農曆七月,佛教稱教孝月旨在鼓勵行孝報恩,普渡齋僧,使生亡兩利,破除民間殺生的不良風俗,並宣導「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在七月該辦的事都可以做,不必為無稽之談自亂生活腳步,甚至疑神疑鬼讓心靈蒙上陰影,何苦來哉?
陳建國(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