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真從事房仲30年,又投入公益領域,集結各界資源助人。圖╱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一群人能做的事更多!」這是從祕書一路做到業務、協理、有巢氏房屋加盟店長的陳麗真,30年房仲業的心得;為了提升眼界、突破慣用思惟,她加入地板滾球協會、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和國際扶輪社,從身障關懷到弱勢兒少、犯罪被害人,收穫巨大,她說:「接觸公益事務,人生與處事的選項都會多一個,活得比較快樂。」
影響陳麗真最多的,是2015年加入國際扶輪社的「扶輪公益網」,透過社友的資源共享、互助,讓房仲也能運用專長回饋社會。她說,往年屋主處理二手家具的方式都是回收,運費比轉賣的金額要高,現在只要有人願意出一點運費的錢,或請有需要的社福團體自己來拿,就可以讓很多人受惠。
讓她印象最深的是板橋的一位屋主,煩惱如何處理價值2萬元的家具,她把消息放出去,公益網的主委與祕書還主動致電社工,很快有家扶中心等3個機構想要,然而他們負擔不了一趟8000元的運費,也沒有人力來搬,陳麗真決定自掏腰包。
感動回饋 帶動旁人行善
其中一個寄送對象是住在貢寮的弱勢家庭,他們需要床架和床墊,陳麗真原想多送一個床頭櫃,社工卻擔心空間狹小,放不進去,她請搬家公司帶過去,放不下再說。另想送一台電視,但因沒錢付多餘電費而被案家婉拒。
當搬家師傅抵達住家,才知道要使用床墊的孩子從沒睡過床,10幾年只睡地板,原來台灣還有比粗工生活更底層的人!動了惻隱之心,不只現場協助修繕,讓二手家具像全新的,還表明以後這樣的行動都要找他們「康福」,價格好商量,後來從板橋到貢寮再到汐止,好幾趟的總費用只收佛心價4000元,尤其貢寮住戶位於山區,車子上不去,2個師傅硬是想盡辦法搬上去。
陳麗真把參與者的感動一 一回饋給屋主,屋主很開心,覺得做了一件好事。現在房仲和屋主都知道,那些要丟棄的家具原來可以送給有需要的人!
經一事長一智 夢想助人
在加入國際扶輪社之前,她因為服務一名小兒麻痺患者而開始注意身障者的需求,她回憶:「那時從電話中無從辨別身分,來店裡簽約才發現是身障,但我先入為主的認為拿了拐杖行動就是便利、安全的,沒想到離開時滑了一下,剛好被我扶住,才體會他們還是需要多被關注。」
之後她加入了另一名客戶服務的台灣地板滾球協會,了解腦麻患者經過訓練也能表現得比一般人好,就成了他們的支持者,不過工作忙碌,老是覺得自己能奉獻的部分太少,所以轉而加入台北市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除了拓展人脈,也促使協會贊助地板滾球比賽,更邀請會員參賽。加入同慶扶輪社後,她也帶社友組團去比賽,「重點是打輸了!腦麻患者比我們強。」她笑說。
房仲是壓力大、挑戰大、收穫也大的行業,陳麗真如實以告,一間加盟店的團隊,一個月最多能成交5間房屋,成交一筆的獎金能抵領固定薪水的人一年薪資,但最低可能掛蛋,雖然收入有起有落,可是信佛的她,一直渴望做利益眾生的事,現在走出去了,學得許多助人方法,事業也蒸蒸日上,除了捐物、捐錢,她還做了一個大夢,期許業績達到一定高度後,用獎金買救護車,捐給醫院,嘉惠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