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一忠
日前拜讀蔡田文章〈無賴卡健康!〉,感觸很深。我沒有LINE和臉書,只有一支「老人機」,外出接聽電話使用,朋友戲稱我是「山頂洞人」或「原始人」,老伴說我保守、古板、跟不上時代,我卻不以為意。
我在社區大學和佛學班擔任班長,學員希望我加入LINE並成立群組,以便聯絡班務、通知課程活動、傳輸照片、發送訊息等,我曾心動猶豫,但最後還是拒絕了。因為我認為人際關係要靠真實的溝通,絕非冷漠的面板所能取代。
智慧型手機很神奇,其中的資訊包羅萬象,再搭配上聲光效果,自然很容易吸引眼球。但科技帶來便利,殺傷力也很強,長時間被綁架,不但讓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更易造成親子關係疏離;現代人每天花太多時間滑手機,對重視親情倫理的華人來說,是個很大的警訊。
日昨搭乘電聯車南下,車廂裡都是低頭族,有人戴耳機聽音樂,有人看網頁視訊、玩遊戲,一片安靜無聲,彷彿一個沉默的世界,閱讀書報的我反而成了異類。偶爾和朋友聚餐,本該是凝聚情誼的時機,但見孩子忙著追劇、打電玩,大人傳簡訊、看臉書,談天的時間愈來愈少,匆匆吃完飯,轉身又滑起手機,就像罹患了「網路成癮症」。
有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手機透過聲訊的傳遞,讓我們隨時能與他人溝通連繫,但如今已然變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本無罪,錯在使用的人,如何取捨,不受3C控制,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年過耳順,一向排斥智慧型手機,尤其現在商品更新速度太快,實在無法跟進,後來得知有些名人連手機都沒有,方知吾道不孤。面對「滑世代」帶來的風潮和衝擊,我反其道而行,不用LINE和臉書,不窺探他人祕密,也不將隱私公諸於世,安適恬淡地過生活,果然耳根清靜不傷眼,沒臉無賴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