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慈龍宮在各種大小廟會活動中,省下煙火和鞭炮錢,兩年多來捐助超過十所縣內學校、加上救助家扶等弱勢團體,捐款超過一千萬元,日前並捐贈虎尾高中二十五萬元,以作為該校體育班訓練費及營養金。
地方寺廟省下放煙火和鞭炮的費用,轉而移作助學和濟貧的用途,不但符合環保要求,而且具有敦親睦鄰和獎勵助學的功效,一舉數得。
地方廟宇幫助地方上需要協助的學校和人士,會令地方人士更加擁護該廟宇,廟宇也會因為地方人士更加願意捐輸,而更有擁有助人的力量,在如此善的循環之下,就像魚幫水,水幫魚一般,學校、學生、廟宇和地方都成了受益者。
筆者當年在台北市逸仙國小服務時,每年都蒙北投關渡宮致贈獎助學金,有一年球隊要赴日比賽,廟方還慷慨挹注不足的旅費,凡此點滴都讓全校師生永難忘懷,期盼台灣社會有愈來愈多的廟宇有志一同,節省下龐大的煙火和鞭炮錢,轉而作為助學金或濟貧經費,這是很有意義,也很值得大力推動。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