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儺」非遺傳承人》王國華從不務正業到創出事業

文/記者向定傑、汪軍 |2019.07.21
1787觀看次
字級
王國華(左)和兒子王旭波在家門前的作坊裡製作儺面具。圖/新華社
王國華在表演儺戲前整理儺面具。圖/新華社
一名村民在表演儺戲。圖/新華社

文/記者向定傑、汪軍

多年前,住在貴州武陵山裡的王國華是別人眼中「不務正業」的人。如今,憑著一手雕刻絕活,他闖出了「一番事業」。

沿著險峻的盤山道,去到距離德江縣城五十多公里的楓香溪鎮長征村。這個地處偏遠的小山村,秀麗而寧靜。

到了王國華的雕刻基地,這位巧匠正帶著幾個徒弟忙碌著,刻刀揮舞間,一個勇猛的「開山莽將」形象已見雛形。

中國戲劇的活化石

千百年來,儺面具與儺戲相伴而生,這種「迎神賽會,驅鬼逐疫」的宗教藝術,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過去,在土家人居住的農村,戴上被俗稱為「鬼臉殼」的儺面具,然後演一場儺戲,往往是一次隆重的儀式。

環顧王國華的雕刻工作室,堆滿了木頭、銼刀等工具以及各類成型的神祕面具。今年五十四歲的王國華,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到現在已刻了三十八年,已經完成三百多個人物、四千多面。

然而,起初王國華天天玩木頭時,村裡人都不理解,妻子覃智嬋更是不支持。「農村人不做自己的產業,不下地把農活做好,天天在家東雕西刻,我從隔壁村嫁過來,家裡很困難,感覺無法依靠。」她回憶,那時兩口子經常吵架。

但二○○三年的一天,情況忽然有了變化。縣城辦了一場有關儺文化的國際研討會,王國華雕的面具讓「老外」產生了興趣。

「老外問面具賣不賣,我賣了八面,得了二千塊錢(人民幣)。」王國華說,當天他就用其中的八百元買了一台彩色電視機。這件事讓他的作品一下打響了名頭。此後,他的面具生意也逐漸紅火起來。

憑著精湛的手藝,自二○○六年以來,王國華先後獲得「貴州名匠」等榮譽稱號,還多次帶作品前往法國、荷蘭、比利時、日本等國家參加民族民間藝術展出。二○一○年,王國華註冊成立了公司,招收了幾名徒弟。

不斷變化不斷創新

長征村村民呂昌洪曾是貧困戶,在王國華手下學習,雕刻一副面具工資人民幣二百元,打磨一副三十元,上色一副十五元,兩年前就脫了貧。而近三年,王國華也通過雕刻面具收入二百多萬元,現在家中買了兩輛車。

雖然擺脫了窮日子,但王國華對手藝的鑽研沒有鬆懈。王國華說,在他腦海中,儲存了二百多個面具的模樣,可以信手拈來,隨時雕刻。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變化,他也不斷創新。

跟著王國華學藝多年的徒弟周國再,常常為師傅喜好鑽研的精神所折服。「幾十年不變,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好像比吃飯還重要。」他說。

「儺面具選材很講究。」王國華指著院壩裡的一堆木頭說,儺面具要以生長在本地山林裡的柏楊為原材料,木質細膩,而且人們認為其有「驅邪」的作用。

儺面具雕刻共有取材、制坯、雕刻、打磨、上色五個流程,二十多道工序,均為手工。王國華說,要真正刻好一個儺面具,每一刀都很關鍵。

「上部三寸三,下部三寸三,中間五五等,兩邊一樣寬。」「要得人臉笑,眉彎嘴角翹。」他道出了自己的祕訣。

為了讓儺文化在年輕一代身上傳承發揚,王國華會抽時間到鎮上的八一小學為孩子們上課,教授面具雕刻。他還建起了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傳習所,打算展覽自己的作品。在傳習所的牆上,他刷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雕龍畫鳳漫遣文藝出妙手,模山範水盡收古物入瓊樓」,橫批是「傳承文化」。

對於儺文化傳承,他說,只要能找到一種方法和形式吸引年輕人,這些老的東西就會有「新生命」,就不用擔心失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