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死傷頻傳 預報防範仍不足

 |2019.07.08
268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夏季熱對流特性加上熱島效應,造成台灣每年落地的雷擊次數逐年增加,據統計,去年台灣落雷十六點八萬次,上空閃電一百六十一點六萬次,創三年來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市區或郊野,屢傳有人被雷擊重傷或死亡事件;專家警告,人們被雷擊頻率會增加,成了常態型災害,但預報機制和防雷擊的準備卻太少。

本月二日,桃園市八德區下大雷雨,閃電雷聲不斷。二十九歲吳姓建築工人下午三點多冒雨在半露天的工地施工,卻被雷打死。警方調查,吳男雇主當時看到一道閃光打在吳男附近,擔心他恐遭雷擊,趕緊上前查看,但吳已倒地且失去意識。送醫急救時已無呼吸心跳,檢方相驗發現他手部有燒灼痕跡,法醫判定確認雷擊致死。

台中市區九年前某夜雷電交加,當時六十歲婦人張鳳蘭在路邊遭雷擊,全身百分之二十面積三度灼傷,生命垂危;雷擊還削掉她機車腳踏板,人行道地磚也被炸出十多公分坑洞,可見威力之猛。二○○七年八月,苗栗縣公館鄉年僅九歲的黃小妹跟家人在菜園拔蔥,被雷電擊中頭部,黃小妹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雖救回一命,卻成為植物人,七年後過世。

此外,新北市一名女子日前在雷雨天獨自攀登五寮尖,在稜線附近遭雷擊,電流灌在左手傘頂,整枝傘被炸開,她左手腋下被灼傷,所幸無大礙。

農民在空曠農地工作、民眾打高爾夫球被雷擊致死也屢見不鮮,連拴在家門口鐵柱上的狗也遭雷公死亡之吻。

去年閃電次數

監測來最高

台灣的閃電與落雷監測三年前才起步,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上空去年發生四百多萬次閃電,台電的監測密度較低,只有三萬八千多次,天氣風險公司的監測網較密,掌握去年共閃電一百六十一點六萬次,其中十分之一打到地面,三種閃電次數統計都是近三年來最高。氣象局正持續擴充監測設備和密度。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這兩年的雷擊意外有較多報導,但因醫院登載死因不見寫「雷擊」,常是「心臟衰竭」等死因,他相信有更多雷擊意外被忽略,政府要多做防雷擊宣導,民眾也要熟悉自保之道,「不要以為我沒那麼倒楣!」

不想裝避雷針

憂引雷入室

山區、鄉間和海邊村落雷擊意外時有所聞,村民安裝避雷針的戶數卻很少。村民說,擔心安裝避雷針反而會將雷引到家裡,為此安裝的意願不高。

苗栗縣公館鄉民劉增福住家四年內就被雷擊三次,電視換了三台,現在他在外一聽見雷聲,就先衝回家拔插頭;附近人家被雷擊更慘,每次電器都壞光光。通霄鎮靠海通灣里地區也有民宅遭雷擊,廚房爐灶迸裂,天花板被穿破兩個大洞,電器全壞已不在話下,讓住戶心有餘悸。雲林縣古坑鄉受地形影響,是台電統計年落雷次數的前三名,尤其地勢較高的山區居民,更是飽受落雷打壞家電之苦,只要聽到雷聲,「拔插頭」成了多數鄉民的反射動作。

古坑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表示,古坑在夏日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落雷頻繁,偶爾還會下起冰雹。該校就是落雷頻繁的受害者,以前電器沒裝穩壓器常被雷打壞,裝了才改善。

樟湖村民廖永樹三年多前曾一次被雷打壞三台電視,損失慘重,村民也常換新家電,只能安慰自己「財去人安樂」。此外,農民採茶、焙茶設備也常被雷打到故障,果樹、檳榔樹也常被雷劈。

預防雷擊有撇步

居 家

1.雷雨季前檢查避雷針功能

2.別打市內電話,會引雷電

3.雷雨季期間盡量拔掉家電插頭

戶 外

1.看到閃電,立刻離開水面,別在空曠戶外活動

2.躲山洞,勿躲大樹或涼亭下避雨

3.抱頭蹲著比站立好,腳下墊著塑膠更能絕緣

4.真無處躲,寧可躲車內

5.別打手機,會引雷電

6.掌握氣象資訊,勿在雷雨區打高爾夫球等做戶外活動

註:統計數字為2018年資料

資料提供/台灣全方位閃電監測網、

氣象局、彭啟明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