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遺址 入列世遺

 |2019.07.07
2101觀看次
字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將伊拉克境內的古文明巴比倫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圖╱美聯社
發掘中的良渚古城遺址。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世界遺產大會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五日宣布將位於伊拉克的古文明巴比倫遺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同日列入世遺的還有冰島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Vatnajokull National Park);這座公園占地約一萬四千五百平方公里,坐擁火山、熔岩地貌,以及歐洲最大的瓦特納冰川,相當於冰島總面積百分之十四,也是歐洲最大的國家公園。UNESCO指出,園內有冰與火交織以及地球陸地板塊分離兼具的罕見景緻。

伊拉克自一九八三年開始遊說UNESCO認定這個擁有四千年歷史的遺址為世界遺產。巴比倫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持續受到嚴重破壞,包括伊拉克前總統海珊執政期間,在該處建造一座宮殿,以及美伊戰爭期間,美國將巴比倫作為軍事基地。伊拉克代表團對巴比倫列為世界遺產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對巴比倫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重要性的認可。

在巴格達南方約八十五公里的巴比倫古城曾經是龐大帝國的中心,以高塔和泥磚造成的廟宇聞名。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建造「空中花園」,成為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遊客可在面積有十平方公里的殘存砌磚結構中漫步,欣賞知名的巴比倫之獅,還有大部分是真跡的伊什塔爾城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此一決定時說:「這個城市與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空中花園的連結,為全球藝術、流行和宗教文化帶來靈感。」另外也警惕表示,該地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況,需要受到緊急保護」。

伊拉克總統沙勒表示,多年來被前幾任領袖忽視後,巴比倫終於重返它在歷史上「應有的位置」。

今年的世界遺產候選名單包括有大約兩千座佛塔留存的緬甸蒲甘、伊朗Hyrcanian森林等。

先前,已有一百六十七個國家地區、共一千零九十二個地點列為世界遺產。

大會六日宣布中國大陸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史前稻作文明成就

大陸良渚古城入選

良渚古城遺位於浙江杭州,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於一九三六年被發現,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

目前已知的良渚古城是一個具有宮城、內城、外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四重結構的龐大都邑。其外圍水利系統是大陸至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壩系統之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代表了中國五千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城市文明代表。遺址真實展現了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稻作文明發展程度。

良渚古城是杭州繼西湖、京杭大運河之後,第三個入列世遺之地;也讓大陸世界遺產總數來到五十五個,位居世界第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