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滋養著下游河道兩岸的胡楊,阻止了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合攏。圖/新華社
文/記者黎大東、張曉龍、李志浩、阿曼
成年的艾合買提依舊四處遊牧,並不知道塔河的新故事。但羊群卻「嗅」到了水的味道。
三年前,穿過烈日下的戈壁,羊群為他引路,他闖入了一片高高的蘆葦溼地。這是父親年輕時放牧的地方,地處塔河的更下游,多少年來都是荒漠。
無人機航拍顯示,如今,這片廣袤的荒漠生出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溼地。艾合買提的帳篷扎下了,他騎著越野摩托出入,在這兒學會了捕魚。
從庫爾勒到格爾木的鐵路順河而建,成千上萬的橋樁托舉著路基,精心避讓荒漠上的一草一木。
塔河尾閭台特瑪湖,告別了沙塵暴策源地的惡名,湖水蕩漾,面積已超五百平方公里,是乾涸前的六倍。
從二○○○年以來,塔管局連續組織十九次向塔河下游輸水。
而上游正在習慣嚴格的節水模式。李學軍所在的阿克蘇地區近五年來的用水總量全部控制在限額指標以內。
去年,臨近退休的李學軍迎接新的挑戰:和近萬名農民一起,參與到當地一個節水增收試點項目中。五十九歲擔任專家顧問,他扎在鋪滿滴灌帶的棉田,為南疆節水的新模式進行探索。
南疆人均耕地少、土地分散,要高效節水,還要實現增收,何其困難。李學軍選擇堅持,「南疆農業用水比例仍然偏高,只有敢於試點,才能找到答案」 。
當塔河治理迎來新的春天時,為這項工作鞠躬盡瘁的原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祝向民卻於二○一二年溘然長逝。臨近生命的尾聲,他在病榻上寫下一首詩,其中幾句是: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我會倍加珍惜時光;
疾跑在塔河治理的徵程上,工作在除險加固的水閘旁;
操勞在水資源嚴格的管理上,為青山常在綠水蕩漾而奔忙!
好在,常年堅守治水一線的同事們用行動告慰了離世的老局長:從二○一二年到二○一七年,塔河流域年均用水下降到一百五十六點三億立方米,比二○○○年減少了三十八點五億立方米,相當於每年省出二十四座天山天池的水量,分給塔河中下游生態植被。
夏日來臨,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的冰雪逐漸消融。涓涓細流沿著山谷,繞過沙漠,奔向塔里木河,流向農田果園,流向胡楊林、灌木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