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打造台灣成為流行文化重鎮

文/蔡祐吉(資深媒體人) |2019.07.02
1385觀看次
字級

文/蔡祐吉(資深媒體人)

「金曲三十」上周末熱鬧頒獎,以資深音樂人陳鎮川為首的台灣製作團隊,邀集台港多位重量級歌手,共同呈現出一場精采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更可喜的現象是,這次金曲獎,入圍者的年齡明顯年輕化,雖然這讓許多四十歲以上的觀眾半開玩笑大呼「只認得得獎者的媽媽」(指贏得最佳新人獎的ØZI的母親是資深歌手葉璦菱),但年輕化也意味著,華語流行歌曲的創作人才,一代接一代,沒有出現斷層或老化的現象。

「金曲三十」的呈現,讓我們注意到:首先,台灣的影視與音樂人才,依舊在華人地區占有絕對的領導地位;其次,年輕一輩的台灣音樂創作人才,也已經逐漸銜接傳承,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台灣的製造業、科技業,因為種種外在環境因素,都已經不再是發展高峰期的現在,台灣在特殊的民主與自由社會環境中,孕育出的多元人才,所賦予音樂與影視流行文化的軟實力,更是我們應該珍惜與善用的「台灣優勢」。

尤其現在OTT(over-the-top)透過網路傳輸為基礎的影視串流服務,正在蓬勃發展,各國都在爭搶這塊市場;具有內容製作能力的台灣,不但不該落後,反而應該展現更大的企圖心,將台灣打造成影視文化與流行音樂文化的製播重鎮,在東南亞華人市場維持領導地位。

因為市場規模的限制,我們沒有辦法跟對岸比節目製作的排場,砸下巨資追求大製作大場面;但台灣人才的成熟經驗,以及年輕一代的靈活創意,卻是我們擁有的最大資產;有限的預算,限制不住創意的展現,一場又一場精緻而精采的演唱會演出源源不絕,類似前一陣子叫好又叫座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類型對社會具有深刻反思與觀念挑戰的戲劇作品,也持續在產出。

但要拉高格局,必須要有「國家級」的支援,包括政府在政策上的協助,對於相關事業投資的法令鬆綁與資金跟資源投入,也需要鼓勵目前散布在中國大陸、香港,甚至新加坡、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人才,回流到台灣的基地,大家凝聚力量,才可能做出品質更好的作品與節目。

當台灣成為東南亞的流行文化基地後,再將生產的成品輸出到華人世界,或者比照過去少數經驗,將版權賣給日本、南韓等原本也是影視文化強國的國家,將能量進一步擴散,也可同時奠定台灣在這個類別的地位。

這股力量如果無法凝聚,是非常可惜的事。儘管相關工作並非一蹴可及,但卻需要主事者的重視。我們期望各黨派有志參選總統的人,在拚經濟、論政治,以及大開社會福利(兒童托育、長照等)支票的同時,也千萬不要忽略文化發展這個面向;畢竟,機會不等人,如果我們無法珍惜、留住相關產業與人才,待他們被迫轉移陣地到其他地方生根後,就後悔莫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