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藤蘿花餅難忘懷

文/朱振藩 |2019.07.01
2162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早年曾讀名作家劉心武的〈藤蘿花餅〉一文,裡面寫道:「高大娘家門前,有一架紫藤,每到夏初,紫藤盛開時,她就會摘下一些紫藤花,精心製作一批藤蘿花餅,分送院內鄰居。當年我是最饞那餅的,高大娘在小廚房裡烘製時,我會久久地守在一旁,頭一鍋餅出來,她便會立即取出一個,放在碟子裡給我,笑咪咪地說:『先吹吹,別燙了嘴!』」字裡行間承載著美味的記憶,以及那滿滿的人情味。

如此的場景,已故食家唐魯孫亦有著墨,指出老家有株老藤樹,樹齡已逾百,春天開花時,紫藤花滿樹,他的老母親會摘下帶露的花朵,製成藤蘿餅,供家人大快朵頤。足見老北京人,對此餅的美味,念茲在茲畢生難忘。

有關紫藤的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及《爾雅》,描寫最詳盡的,則出自《花經》:「紫藤緣木而上,條蔓糾結,與樹連理,瞻彼屈曲蜿蜒之狀,有若蛟龍出沒於波濤間;仲春著花,披垂搖曳,宛如瓔珞坐臥其下,渾可忘世。」摩狀寫神,著實精采。

蘇州的拙政園門前,有棵巨大紫藤,相傳為文徵明手植,香遠氣清,中人欲醉,頗有他在書畫上的情調。

但,蘇州的紫藤,我個人獨鍾南園賓館庭內的那株,枝幹盤曲,當春繁花如錦,紫雲蓋天,盤桓花下,微香入鼻,令我神智一清,時見落花盈庭,蜂蝶來去,借句書畫名家黃苗子的話:「有如讀白石老人的畫,如醉如懸,參得一時清靜禪也。」

偶讀錢新祖的文章〈公案、紫藤與非理性〉,文中指出:「紫藤也叫葛藤,因為它的枝幹,都繚繞不清地互相糾纏著,所以《禪宗語錄》中,『葛藤』是唐、宋人常見的口頭語,例如『有句無句,如藤倒倚』,便是宋朝的圓悟禪師給弟子參禪的一則公案。」

又,《出曜經》上寫道:「其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正途,猶如葛藤纏樹,至未遍則樹枯。」由於佛戒「貪、瞋、痴、愛」,所以「墮入愛網」者,就像紫藤纏繞的樹一樣,比喻煩惱至終。而此「愛」,不單狹義的指男女愛情,凡任何執著愛好,只要入迷,皆屬之。結果必如葛蘿往身上纏,最終不外是煩惱一場,導致一切皆空。

藤蘿餅的製作,顧仲的《養小錄》及高濂的《飲饌服食箋》上均有記載,文字略有出入,今從《養小錄》來探究。其「藤花」條下云:「搓洗乾,鹽湯、酒拌勻,蒸熟,晒乾。留作食餡子甚美。腥(即葷)用亦佳。」究竟如何好法,我倒沒有吃過,有人說是「花有柔香,襲人欲醉」,恐係想像之辭。

唐代世家子弟李德裕,曾詠〈憶紫藤〉一詩,云:「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金谷如相並,應將錦帳回。」將其美比喻成晨霞及彩鳳,別開生面,挺有意思。

日本人吃紫藤花,注重原形呈現,或略漬生食;或插在豆腐上,作成「藤豆腐」;或撒在「散壽司」上,既聞馨香,亦品美味。這些我都試過,若論其滋味,那可是「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