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報名受試的患者踴躍,吳重雨表示,考慮將暫定的五名受試者擴大為十名,每人費用約需十五萬美元,因此預計將籌募一百五十萬美元,相當於台幣五千萬元。目前已獲得宏觀微電子董事長林坤禧、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的大力支持,將發動交大校友共同加入募款,甚至號召一家公司認養一名試驗病患,只要募款計畫順利,就能造福更多的病患。
但如何在眾多報名者中挑選試驗者?吳重雨指出,除了症狀較嚴重的病患外,必須視網膜細胞完好,且能夠清楚地描述或指認看見的物體,提供醫療人員追蹤術後狀況。
吳重雨表示,國內晶片研發技術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未來量產上市後,將能快速降低成本,未來二、三年後,第二代矽視網膜晶片將能應用在各種視網膜疾病治療上,價格可降至二萬美元。
交大目前也成立智慧型仿生系統中心,展開第三代矽視網膜晶片研究,朝向研發能判斷色彩的人工矽視視網膜,預計五年後,只要在眼球植入晶片,不用再帶附照相機的眼鏡及小型電池系統,不但更簡單、方便,量產價可望降至一萬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