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以「在台南不用出國,我們就有免費的『冰山雪景』可以看」,來形容台南海岸的「雪景」。原來是蚵棚碎裂大汙染,造成環境難負荷。每年五、六月牡蠣收成後、鋒面來臨之際,台南沿海就全面失控,沙灘上遍布棚架、破碎保麗龍,成為台南的沿海「雪景」。如果深入了解,除了感到諷刺與無奈外,地方政府與漁民不負責任與得過且過是罪魁禍首。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指出,十年來不斷向台南市府要求更換養蚵浮具,但基於照顧漁民生計,以及礙於民代、漁民等壓力,市府遲未宣布禁用保麗龍浮具。
台南市府期待回收一塊廢棄保麗龍給三十元補助,每年可回收超過八千塊保麗龍。如今證實相關回收的政策,是嚴重失敗。
保麗龍已列為毒塑膠,因為保麗龍因孔隙多、吸附量大,吸附海水中的有機汙染物,是一般塑膠的八至二十倍,且即使變成微粒狀,都能被生物吸收,對海洋生態的嚴重傷害,不亞於其他塑膠廢棄物。 當台南市府表示曾請廠商研發新材質浮具,但去年測試PE硬式塑膠浮具較光滑,不易綑綁,且易失去浮力,漁民使用意願低。
但晁瑞光直言,養殖者認為保麗龍便宜,當漁民仍堅持使用保麗龍,而善後卻無法處理乾淨,政府應訂出全面禁用保麗龍浮具時間表,並補助以硬式浮筒取代,不能再拖。
韓敬(新北市/退休國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