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鄭慧慈 政大阿文系教授
1960年代埃及亞歷山卓市曾經舉辦一場「美男」選拔賽,新潮的舉動驚動當時的埃及總統納賽爾,其結果是勒令停賽,理由是此舉「有失男子氣概」。直至今日許多在埃及、黎巴嫩、敘利亞舉辦的美男賽,或在世界美男賽得獎者,依然遭受社會輿論的杯葛和批判。有趣的是史書對美男子總是情有獨鍾,甚少遺漏他們的美色篇幅。
阿拉伯語言中「男人」(rajul)一詞,不僅意指性別上的男性,還象徵著擁有力量、勇氣、慷慨等特質的人。許多掛在人們嘴邊的語言,也透露男人不同於女人或小孩,譬如:「如果你是男人,就應該……」。一般人對男人道德標準的期待似乎比對女人和小孩高出許多,因此「男人的承諾」、「男人的約定」都意指可以信賴的承諾與約定。一般人在讚美別人也會說「你是男人」,其中蘊含此人的人格尊貴。反之,若稱男人是女人或是女人養的,表示他是無用、無尊嚴的男人。稱讚女人時,也經常藉男人來修飾,譬如:她是「男人的姐妹」、「男人的女兒」等,形容堅忍、有勇氣的女人。
男人外貌美顯現在一些特徵上:高挺的身材、強壯的肌肉、腰以上的身形呈V字形等。美男子的膚色偏棕色,象徵負責;亮麗的臉象徵高尚。美男子往往有黝黑柔軟的鬈髮、高聳的額頭,雙眉之間有少許的毛髮,雙眼烏黑明亮、睫毛濃密、耳小、顎寬、鬍腮整齊、牙齒整齊潔白、嘴寬、唇豐、喉結突出,並擁有寬頸、寬肩與寬胸,聲音粗獷宏亮,最好還有大小適中的痣,增添魅力。
歷史對美男子的記載與描述遠多於對女性的記載。若是名人,則他的「美色」會是史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譬如伍麥亞朝開國哈里發穆阿維亞便是一位美男子,戴上頭巾時魅力無窮。同時期有一位詩人al-Muqna' al-Kindi身材挺拔、氣宇軒昂、慷慨樂施,女人都不惜長途跋涉一窺丰采。他每次出門,都必須遮臉以防別人嫉妒的眼神,否則便會生病。傳統習俗上,美男子會用頭巾遮臉以免遭忌,有些美男子出門必須纏頭巾,避免吸引女性。阿拉伯人會以相反詞稱呼這些美男子為「魔鬼」,以保護他們免因嫉妒之眼而遭厄運。又如喜愛漫談愛與性的「縱情詩」詩人烏瑪爾因貌美,麥加名門閨秀每得知他的行程都一窩蜂前往追星,他甚至稱自己是「大眾情人」。有些美男子常因為長相英俊而被冠上綽號,譬如著名的詩人al-Ghazal,其詞意是「羚羊」,傳統上,人們欽羨羚羊的脖子長又滑嫩、眼神睥睨高傲,原本用來形容美女的羚羊,也用來形容他。在安達魯斯的後伍麥亞時期第一位自稱「哈里發」的an-Nasir因美貌被冠上「皎潔月亮」的綽號。凡此不勝枚舉,而被阿拉伯人稱頌是世界上最美的男子要推《古蘭經》裡的約瑟夫先知,他是「美」的最高典範。
然而,所有的外貌俊美都不如氣質與品德修養的美。阿拉伯人尊崇知識與文化,談吐詼諧、風趣、具涵養便足以顯現男人的魅力,這些特質呈現在他的言行舉止中,譬如誠懇的微笑,代表他自信、知足、快樂;愛好整潔表示心理與身體健康;個性進取表示能與時俱進;自信者表示能正向給予旁人信心;對家人嚴厲、有魄力表示律己甚嚴。
阿拉伯美女絕大多數匿名躲在詩人與文人的筆下;阿拉伯美男則光鮮亮麗的名留千古,今日的阿拉伯美男似乎只要品德、事業突出便能載入史冊,無須參加美男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