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柏齡(資深媒體人)
IHS Markit對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最新預測是百分之二,高於香港百分之一點八,南韓百分之一點七及新加坡的百分之一點四,也就是亞洲四小龍之冠。對於這樣的成績,讓蔡總統很開心地對外宣揚。這樣的數據,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真的高嗎?
四小龍同樣面對美中貿易戰的風暴,也是經濟成長率的最大阻力,美中貿易戰當中現階段最明顯的戰場,就是在5G產業的部分,美方禁售關鍵零組件事件,將華為及八十家關連企業列為限制向美國採購重要零組件的黑名單,同時禁止採購相關的電信設備。
華為的台灣供應鏈包含半導體、手機零組件、網通、砷化鎵、光通訊、PCB、系統組裝、封測,整體評估,華為的業務,約占台灣各廠家產能的一成到兩成之間,這次美國明顯地特別針對後續5G產業競爭所作出的決定,尤其華為行動基地台市占率極高,後續執行相關網通設備禁止銷售的政策,對台灣相關代工廠帶來的負面衝擊,將遠高於中興事件。
華為的供應商名單中,美國業者的比重也很高,然而美系供應鏈多為技術門鑑相當高的晶片半導體業者,就算是不供貨給華為,華為轉單給台灣的情況,也因為多重專利障礙,而占極少比例。
台灣的電子五哥最近頭很疼,到底要不要將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搬走,想破了頭,若移回台灣,成本至少增加百分之五;若留在中國大陸,得要控管產能效率到可以蓋過關稅增幅,若生產線移到其他國家,這就不得不參考越南的台廠前例。十多年前捨中國大陸而直接前進越南的電子台廠,在這波美中貿易戰中,暫時未受到明顯影響,還可能會收到轉單紅利。
越南第一季的外國直接投資高達一百億美元,全年預計高達五百億美元,這是個相當可觀的外資投資數字,這次美中貿易戰,勢必會加速國際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移出的速度,越南的經濟也會吃下大補丸。
或許,目前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是四小龍居首,代表產業面受到美中貿易的衝擊影響相較其他國家小,然而,美中貿易戰是持久戰,是否會在其他層面受到波及,是一個未知但並非全然不知的問題,產業界必須得先有心理準備,得要夠靈活移動,才能在接下來的美中貿易戰中求生存。
台灣經濟成長率今年的數據,很明顯的,不是歷來最好的成績,但在四小龍中,相對是最高的。香港是十年來最差的成績,因為港幣和稅制受到了加入大灣區的衝擊。
而南韓的成績,很明顯地,是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三星的手機市占率,面臨中國大陸華為的長驅直入,領先的幅度只有百分之四,另外包含南韓的造船、石化、汽車重工業,也都面臨中國大陸的國家隊夾擊,蠶食鯨吞地吃掉了市占率。
南韓的現況,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台灣過去十年的窘境,台灣的面板、LED、太陽能產業,就是在中國大陸國家隊大舉進攻的情況下,快速衰退,南韓現在面臨一模一樣的情況,導致在經濟成長率上表現欠佳,因而在全年度預測的數字排名上,還輸給台灣,這現象看在台灣人眼裡,頗為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