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人參與製作演出的「世代之聲──台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音樂會,六月登場。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日月潭邵族的夏夜杵歌、蘭嶼達悟族的海洋歌謠、拉阿魯哇族的「聖貝祭」,到清朗箏樂、台語流行歌曲、熱鬧國樂,「世代之聲──台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音樂會將在六月熱鬧登場,今年邀請北、中、南與外島六大團隊,扶老攜少五代同堂演出,希望透過跨世代的傳承,讓台灣各族音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世代之聲」意義深遠,是由台灣音樂館進行音樂史料調查、採集,成果以音樂會形式演出。過程中有許多部落、社區族人參與,在音樂會中還有前導影片,引領觀眾回顧族群音樂文化的歷史樣貌,再由耆老、壯年、中年族人引領青少年、兒童們五代同台演出,「不僅僅呈現出族群生活文化與時代脈動,更是一種文化的復振與傳承」。
「世代之聲」系列音樂會六月十五日起,在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展開,除了原住民族音樂,還有《箏服世界──梁在平的古韻新聲》、《五代同堂話國樂》、《民歌與流行的追想》等各族群音樂接力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