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極限施壓伊朗 達到談判目的

磐石(嘉義市/研究人員) |2019.05.22
1127觀看次
字級

常常出爾反爾的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再度備受矚目,五月十六日川普才說出不會與伊朗開戰,十九日卻說若伊朗威脅到美國,將不顧一切代價摧毀伊朗,不但派遣轟炸機、航空母艦前往波斯灣,更傳出美軍可能派出超過十二萬兵力的部隊前往波斯灣,美伊之間的關係再度陷入泥淖。

對美國而言,由於伊朗長期企圖發展核武,又與美國盟友以色列處在對立狀態,加上伊朗過去曾公開威脅要摧毀以色列,美國基於盟友與核武威脅,對伊朗發動任何形式的制裁,容易理解。

A從川普總統的角度來說,早於競選期間公開批評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伊朗政策,川普認為美國政府不應在伊朗核武問題上選擇退讓,美國政府更不能輕易認為伊朗會全然放棄核武,對於伊朗充滿不信任與猜忌的心態,正是川普的核心思想,也是美國當今政壇保守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

然而時間推回二○一八年五月,當時美國政府單方執意退出談判已久的「伊朗核協議」,由於該協議的宗旨,是希望透過談判的模式來換取伊朗放棄核武的發展,同時西方國家亦表示,如伊朗願意放棄發展核武,將同意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未料二十一個月的談判過程,竟換取到美國的不信任,如今伊朗的問題再度因美國政府單方挑起,從美國退出核協議算起,到美國政府威脅透過軍事力量脅迫伊朗發展核武,一連串的舉動,再度看出美國單方霸權的心態。

但美國政府真想完全以軍事手段解決伊朗問題嗎?答案其實不然,對於川普而言,所有可能是美國對手的國家,透過極限施壓的模式,來達到談判上的成功,是川普向來的處事風格。從委內瑞拉事件便能看出川普的談判技巧,然而美國往往無法得到應有的回應,在面對國內反戰與世界輿論的壓力下,美國政府時常必須收回過大的拳頭,來換取未來的談判空間。

由於美軍過去在中東戰事中有過慘痛經驗,至今軍事手段仍為施壓工具,輕啟戰端也不是川普政府的行事風格。

「美國不能沒有敵人」,這句話是美國從冷戰時期至今不變的政策風格,對美國來說,保有假想敵能換取國內保守派力量的支持,更能嘉惠國內軍火商,如今美國政府維持的政策,原則乃為國家利益至上,無論是美中貿易戰,北韓核武問題,委內瑞拉的動盪,還是火熱的中東問題,美國政府所有的政策行為,皆是鞏固國內的核心利益與國際霸權地位,更喜歡在霧裡看花的國際社會中,創造出吸引眾人目光的焦點。
磐石(嘉義市/研究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