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首創「職場互助教保中心」,為少子化政策再打一針強心針。由於不強制要求設置室外活動空間,室內活動室也放寬規範,著實為寸土寸金的商業大樓解套,也為職業婦女托兒壓力帶來一線生機。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全台一萬多間百人企業,僅有一百間企業設有幼兒園及托嬰中心。現在教育部放寬規定,規畫六月上路的職場聯合托育措施,可以集結較小規模企業資源,在同棟商辦大樓共同簽約設班,讓年輕父母可以不用擔心孩子照顧問題,而放心投入職場工作,確實是一大福音。
不過,草案中針對招生不足的相關規定,明訂「同棟建築物居民之二等親內直系幼兒」為限,筆者認為可以再放寬招生對象,採納現行一般企業附設托育中心「可以對外招生」規定,相信成班的機率會更高,有意願參加的業者也會大為提升。若此,教育部這項少子化新政策,方能排除因大樓企業招生人數不足,而陷入空有政策卻無法落實推動的窘境。
而且,草案中對於助理教保員的條件資格和領域課程的教學要求,都不夠嚴謹,可能造成專業能力和學習漏洞,實可再多加研議。雖然解決職場托育問題,但安全、專業和品質,還是得好好把關才對。
郎英(台中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