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眼】林之助.曇花

文/廣容 |2019.05.13
3713觀看次
字級
曇花 圖/林之助

文/廣容

台灣膠彩畫家林之助先生的作品〈曇花〉,完成於1981年。這幅作品是以絹布膠彩為材質,以四朵潔白的曇花為主角,簡潔多層次的白色花瓣描繪出曇花之優雅,在畫面中央藏有一對相思鳥,彼此對望,兩情相悅。

林之助以朦朧多層次深綠的葉子作為背景,烘托出曇花綻放之皎潔典雅,也醞釀了畫面朦朧浪漫之美。林之助自幼喜愛花鳥,也以相思鳥及曇花象徵感情之珍貴,剎那綻放即為永恆。

林之助是1917年出生於今台中市大雅區,祖父林維修先生為清朝秀才,從小家境富裕。1923年,林之助進入大雅公學校就讀,發現自己很愛繪畫,常常塗鴉,對於大自然的觀察也很細膩,享受繪畫的樂趣。1928年,林之助念五年級時,父親便安排他至日本東京求學。

什麼是膠彩畫呢?膠彩畫是以動物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揮灑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膠彩畫源於中國重彩工筆畫,後來傳到日本成為日本畫的特色,因此膠彩畫又被稱為東洋畫。之後,畫壇有所謂的國畫爭論,後來因為林之助提出膠彩畫之名稱,以材料重新定位膠彩畫,所以林之助也被稱為「台灣膠彩畫之父」。

1946年,林之助先生任教台中師範學校,當時他入住學校宿舍,也就是現在台中市柳川西路158號,同時以此處作為畫室,直到2006年遷出為止。林之助畫室建造於1928年,為日治時期木造宿舍典型建築,也見證了1920年代台中市柳川沿岸都市的發展樣貌。

林之助紀念館收藏多幅知名畫作,〈朝涼〉是其中代表作,紀念館也保存昔日客廳沙發擺設,以及當時的工作室及畫架。滿牆的膠彩顏料瓶,色彩繽紛,井井有條,可見畫家的嚴謹及用心。在這棟日式建築中,也可以看到林之助先生之生平影片介紹,昔日身影猶在,陪伴著我們欣賞精采的膠彩畫作,靜靜閃爍時光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