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加速回台投資,蔡英文總統喊出全年目標將倍增至五千億元,法人圈傳出,蔡政府為吸引台商回流,要求公股銀行配合提供三或五年低利率優惠貸款,利率甚至低於百分之一,公股行庫哇哇叫,卻只能忍痛接下政策任務。
美國已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二千億美元加徵關稅至百分之二十五,這波涉及商品包括網通設備、機械、車輛、自行車、石化、鋼鐵、工具機、手工具、塑膠、螺絲螺帽等,因此台商在大陸生產上述產品、並銷往美國,就會受到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十日再於推特指出,已準備對中國輸美其餘三千二百五十億美元商品課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範圍將再擴及手機、筆電、製鞋、紡織品等,台商危機感加重。
不少科技業者準備擴廠計畫因應貿戰變局,彭博資訊日前即報導,有大型中國台商將回流,指台達電未來三年將在台灣投資新台幣一百三十二億元,執行長鄭平接受彭博訪問也證實,未來五年計畫雇用逾七千位工程師。法人表示,在台達電之外,伺服器、網通等廠商也早早因應,或是在台擴廠,或是將生產線搬遷至東南亞,這波資金需求對銀行業來說,的確是新商機,無怪乎玉山金在法說會時透露今年放款可成長百分之八至九。
不過,相較民營銀行歡喜迎接新商機,經常被賦予政策性任務的公股行庫顯得壓力較為沉重,尤其前不久公股金控、行庫董總總才經歷一波人事大調動,旗下事業主管、子公司負責人無不緊繃神經。近期法人拜訪上市櫃公司時,便聽到公股銀行被要求配合政策,必須加強對台商回台投資的資金放款作業。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美股開低走高收紅,代表市場沒想像中悲觀,預料三千二百五十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關稅案將跟之前一樣邊打邊談。展望台股後市,他認為,短線先觀望近日中方回應,但長線來說,受貿戰加稅影響,想再回到年初走勢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