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保署昨天召開本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任內最後一次委員會議,但台塑大煉鋼廠等重大環評開發案都未排入議程。環評委員徐光蓉批評環保署協助業者「以拖待變」,在環保署前靜坐抗議;環保署則強調依法行政。
徐光蓉、詹順貴與環保團體代表數十人頭綁「環評已死」布條,在環保署大門前靜坐抗議四個小時。徐光蓉表示,今年只召開五次環評大會,五月起就有十八件已完成專案小組審查的環評案可送環評大會審查,但環保署五月時只送五件,昨天開會前已累積達二十六件,卻還是只排五件無關痛癢的案件,她擔心下一屆環評委員可能成為橡皮圖章,民眾為保護環境只好重上街頭。
詹順貴表示,對環保署以行政程序協助開發業者規避審查,成為摧毀環評制度的幫凶。環評委員文魯彬也在開會期間前往聲援,並撕掉環保署編的《環境影響評估法規》,表示既然環保署無力悍衛環境,人民唯有重回街頭,「環境運動已經回到戒嚴時期」。隨後環委李根政、周晉澄等人也來致意,並連署抗議聲明。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表示,台塑大煉鋼廠籌備處聲請部分環評委員迴避審查,環保署函請法務部解釋尚未獲答覆,因相關行政程序未完備,才未將台塑大煉鋼廠案排入環評大會議程,其他未排入議程的重大案件也都各有理由。
另外,台塑六輕用水應以每日二十五點七萬公噸還是三十五點一萬公噸為標準,至今懸而未決。環保署前天決定撤銷三月對六輕十四家開發廠商開罰七百萬元處分,僅對台塑、台化、南中石化等用水量未減反增的廠商開罰。詹順貴表示,這等於是將廠商之前用水未減量的違規行為一筆勾銷。
張子敬表示,環保署只能尊重訴願會決議,在環評委員尚未審查台塑六輕用水環差報告前,環保署仍會以六輕當初承諾的每日二十五點七萬公噸用水為裁罰標準,因這屆環評委員任期即將屆滿,可能會交下屆環評委員審查後決定。官員表示,如果下屆環評委員在開罰前審查通過放寬用水,那「就沒有開罰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