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為搶救國內旅遊業,交通部觀光局接連推動暖冬和春遊補助,卻引發外界治標不治本的批評。
最近,交通部為回應各界,頻頻呼籲從根本的「質改」做起,只要體質改善,觀光的「量增」自然就會呈現。為此,觀光局預計砸下三十億元預算,讓各縣市爭取,以打造具有亮點的縣市級風景區作為目標。
交通部這次要從體質改善國內觀光的作法甚佳,但各縣市政府提出的申請計畫,應該要考量結合地方特色,千萬別再陷入千篇一律,以免短暫炫風過後,只留下一堆蚊子觀光建設的難堪場面。
台灣流行一窩風文化,觀光業也不例外,所以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到處都有天空步道和彩繪村,而且各地的老街和夜市,雷同度也相當高;如何做出差異性,呈現地方與眾不同的特色,應該是觀光局推出「提升國家重點遊憩景區品質中程計畫」最主要目的。
我生長在彰化縣,而彰化芳苑鄉有項相當有趣,且具獨特性的地方觀光旅遊,那就是坐「海牛車」遊潮間帶賞生態;如果能趁這次機會爭取補助,充實相關的旅遊基礎設施,甚至串聯附近的酪農區,增加旅遊內涵,將會是相當值得期待的縣級旅遊景點。
菜籽(台北市/農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