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董氏基金會最新公布匯整二○一八年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資料顯示,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紓壓方式有差異,用運動及宗教活動方式紓壓者,年紀較長上班族比例明顯高於年輕上班族;而年輕上班族偏好用睡覺及玩電動或線上遊戲方式紓壓。
靜態性紓壓-「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仍為上班族偏好。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自二○一二年起與多間企業合作,推廣五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企業紓壓日」,提供多元的紓壓體驗課程,提醒上班族建立紓壓習慣,同時發出問卷了解上班族壓力源及紓壓習慣現況。
分析資料顯示,受訪者在職場上總是或經常感到壓力的事件前五名分別為:「業務」、「健康」、「時間」、「上司/主管」、「進修」,進一步分析,受訪者使用的紓壓方式除了「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及「運動」外,不同性別有明顯差異,男性較偏好「睡覺」、「玩電腦或線上遊戲」,女性則為「找親友訴說」、「逛街、買東西」。
葉雅馨進一步說明,從二○○二年起至今,每年對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調查資料匯整皆顯示,看電視、電影為上班族紓壓首選,此紓壓方式雖然簡便易行,但需注意長時間久坐可能對身心帶來的反效果,建議在家中看電視或電影時可邊做簡易的伸展運動,幫助身心加速能量恢復。
另根據一篇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以網路為基礎的自我引導壓力管理」能夠減少深陷壓力所苦的員工出現心理及工作相關的健康症狀。葉雅馨提醒企業主關心員工心理健康,可協助員工建立情緒檢視及紓壓習慣,提供員工自主減壓的線上專業資源,讓上班族養成自我壓力管理及求助的習慣,達到真正的工作與生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