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半月沉江引食興

文/朱振藩 |2019.05.06
2003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久慕「半月沉江」之名,老早便想一試。畢竟,能得名人加持的美味不少,但在素食界不多,而近一甲子以來,有此殊榮且名聞遐邇的,首推這一道菜。此次赴廈門大學演講,學者朱家麟做東,設宴於南普陀寺素菜館,邀閩菜大師童輝星指點,席中便有此菜,得償平生夙願,真是不亦樂乎!

福建省廈門市的名剎「南普陀寺」,位於五老峰腳下,據文學大家汪曾祺的描述,它「幾乎是一座全新的廟,到處都是金碧輝煌。屋檐石柱、彩畫油漆、香爐燭台、幡幢供果,都像是新的。佛像大概新裝了金,鋥亮鋥亮。」不過,此寺廟雖然甚新,但附設有素菜館,由於烹製的素菜,取名空靈典雅,佛門色彩濃郁,色、香、形俱佳,成為舉國知名的素菜館,甚至與該寺齊名,是以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品嘗並欣賞。

掌廚的大師傅為自學成才,被譽為「素菜女狀元」的劉寶治。她以選料嚴格,刀工講究,烹製細巧,純素無葷著稱,而創製出的素菜,味鮮形美凡上百種,這次所嘗到的名品,有絲雨菇雲、香泥藏珍、椰風竹韻、南海金蓮等,但論名氣之大及影響深遠,必以「半月沉江」稱尊。

一九六二年秋,著名的文、史家郭沫若到了廈門,在飽覽南普陀寺幽雅的景致後,品嘗該寺齋菜。等到開席之後,其拿手好菜遂一一上桌。其中的一道菜,半邊香菇沉於碗底,猶如半月落江中,造型不俗滋味別致,這引起郭老極大興味,在品享完此珍饌後,不禁詩興大發,即席賦詩一首。詩云:「我從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以景入詩琅琅成誦,舉座欣然道妙,此即其赫赫有名的〈遊南普陀詩〉。

正因題詩中有「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窩」之句,點出「半月沉江」的菜名,由是身價陡增,進而播舉中華。

這道菜的燒法特別,先把麵筋燒成柱狀,置於鐵鍋中,以花生油炸成赤色,撈出瀝盡殘油,浸沸水中泡軟,切成圓片後,放入砂鍋中,加香菇、當歸、冬筍(可用春筍替代)等料及鹽、水等,煮到麵筋發軟,即撈入湯碗內,揀去當歸,倒湯於碗中。另取一個碗,碗壁抹花生油,將香菇碼入碗,接著添筍及湯;最後取一小碗,置當歸片和水。

此兩碗接著一併入籠蒸約二十分鐘,取出,再把菇、筍二物,倒扣於湯碗中。此外,另取一只砂鍋,倒入清湯,加些鹽、水煮開,撒些芹菜珠等,潷入小碗中的當歸湯調勻,然後起鍋,澆入盛有蒸料的碗裡即成。

此菜的做工繁複,具有湯汁鮮清、甘爽吐芳的特點,加上當歸有活血補虛之效,實為一具有保健作用的典雅素餚,經常品享,功莫大焉。我食之極欣喜,但覺渾身帶有勁,且心花亦朵朵開。

席間,童大師謂:「有人認為此菜扣於碗內,取名半月沉『潭』底,似乎更確切點。」食客聽其言後,感覺更深一層中國字的奧妙,在於一字之改往往尤為貼切,信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