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雕藝術家--林季鋒佛手白描 清新脫俗

 |2005.10.27
92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佛像工筆,在古人之中成熟與創新是一條傳統又漫長的道路,藝術創作者必須以無比的堅毅與耐力,一方面銜接歷史,一方面發展個人畫風,工筆畫家林季鋒不但追隨中國繪畫史上黃金時代的創作美學,且又能脫胎換骨展現個人的風格。

林季鋒,一九六三年生於高棉首都金邊,原籍廣東澄海,雖然從小就喜歡畫畫,但隨著一九七五年,赤棉戰亂下的柬埔寨不斷上演著骨肉離散的悲劇,林季鋒和家人在一九八一年輾轉由越南逃到台灣。來台後,他進入復興商工美工科就讀,畢業後考上東海大學美術系水墨組,在東海大學就讀時,曾經臨摹宋人「燃燈授記釋迦文圖」,引燃他對白描人物的興趣。

生於佛教家庭,雖成長於動亂環境,但本性的敦厚、純淨,讓他在台灣接受正規的繪畫教育後,懷著一顆悲憫的心,淨手、虔心、心無旁騖地描繪出莊嚴法相。雖然他筆下的佛、菩薩、羅漢、維摩詰等人物造相取法於古畫的構圖,即使姿態、手印、持物皆有所據,但絕非對臨或模仿,而是以超越古人的心情,將瓔珞、台座、華冠等皆細心加以變造,其工筆白描極盡精雕細鏤之能事。

林季鋒表示,在美感的偏好上,他明顯傾向唐、宋兩代,因此他畫中的道釋人物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選擇在傳統之中,以黃金時代的傳統為依歸,且更以傳統畫家的養成方式,來進行自我訓練。

他就讀美術系臨摹宋人白描時,用筆線條之精細,幾乎挑戰肉眼極限,令其他同學嘆為觀止。東海大學畢業後,在該校美術系擔任助教,一九九二年赴中國浙江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進修兩年,使水墨創作更上層樓。

他擅長佛手白描,精細的線條彷彿在絹布上吐出香氳,佛手,持物清雅秀逸,就像母親呵護小孩充滿慈愛的手。

林季鋒的繪畫在當代藝術家中顯得清新脫俗,沒有炫目、前衛的形式,但卻能默默地從漫長的古典藝術道路中尋出一條新路。他衷心感謝一路扶持、幫助他的人,也經常捐出畫作,參與公益義賣。

林季鋒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