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超人 身心俱疲喊無奈 文/爾東 |2019.05.04 語音朗讀 27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暫離職場後,佩佩知足常樂全心養育三寶。 圖/1111人力銀行 職場媽媽對於何時適合生育相當苦惱。圖/1111人力銀行 已婚已生育的婦女對家庭收支務實面對,較不擔心養不起小孩。圖/1111人力銀行 文/爾東 最近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因為另一半離家散心多日,不得不肩負起接送孩子的責任,短短一星期的奶爸體驗,讓郭董不禁大喊:「覺得很辛苦,也徹底體會太太為家庭付出的辛勞!」 在女性投入就業市場成為常態的今日社會,照顧全家老小、養兒育女、家事處理……社會大眾一般還是傾向認為「是媽媽的責任」,但如果上述種種家庭事務再加上一周五天的職場工作,媽媽還能勝任愉快,絕對堪稱「女超人」,而不僅僅是「女強人」。 究竟不同階段的職場女性,在家庭與工作上分別面臨哪些壓力呢? 1111人力銀行去年調查發現,家庭事業兩頭燒,讓女性上班族壓力頗大,有近6成的受訪者自評身心壓力超過60分,其中有2成的受訪者壓力高達80分以上。 結婚生子只得退出職場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婦女婚育就業調查的統計結果,15到64歲已婚女性,結婚離職率為29.92%,生(懷)的1胎離職率為24.99%,可看出「結婚生子」這等人生大事,在沒有良好的配套措施之下,反而成為女性離開就業市場的隱形推力;而勉強留在職場的媽媽,更是工作家庭蠟燭兩頭燒,身心壓力之大超乎想像。 調查發現,已婚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壓力,主要是:想換工作找不到合適職缺占44.72%、薪水太低44.3%、薪水停滯不動34.55%、缺乏升遷機會27.24%及工作地點離家太遠26.83%等困擾。也有人提到,壓力還包括要面對貸款未償還完畢占51.63%、擔心自己失去工作能力44.31%、與家人相處不睦36.18%,以及教育補習費開銷大35.77%、無人可接送孩子27.64%等現實的家庭問題需要解決。 而單身女性上班族的主要困擾明顯單純許多,大多來自於存款不足占62.14%、薪水太低占57.14%、買不起房子54.29%,另外有43.57%想換工作找不到合適職缺,還有41.43%因為沒有交往對象而備感壓力。 家事有增無減又煩又多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何啟聖表示,根據主計處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在職場上已經擁有一片天,但其中未婚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高達63.04%,相較於有配偶或同居女性的48.36%高出14.68%,可知一旦女性走入婚姻,往往在身心俱疲或配合先生工作及輪班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出勞動市場,或減薪屈就其他工作。 何啟聖分析說,已婚女性除了和單身女性有一樣的職場困擾外,往往還會因為已婚的身分,常被認定無法全心投入工作,造成薪水停滯不動、缺乏升遷機會,再者多數的雙薪家庭中,扛下家務的大多還是女性,像是需要趕回家煮飯、接送小孩,通勤時間就會成為壓力,因此工作地點離家太遠,也成為已婚女性困擾的問題。 除了職場壓力外,已婚女性的家庭煩惱更是有增無減,包括與夫家親友的相處也成為上班族女性的壓力來源,姑嫂問題、婆媳問題層出不窮,甚至成為兇案鬧上社會新聞。而在有了小孩之後,面臨的問題更複雜,包括教育費用、小孩的接送問題都會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浮上檯面。 夫妻常為錢爭執傷感情 調查也發現,女性上班族認為另一半的月薪至少要達到51872元才敢步入婚姻,家庭總收入則要74965元才敢生小孩,還有7成6的已婚女性曾經因為錢不夠用,和另一半發生爭執。看出家庭收入的規畫與分配,是婚姻中相當重要的議題,在期待值沒有達標之前貿然步入婚姻,就有可能增加爭執的頻率。 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已婚未生育的女性對於生養孩子的要求最高,期待家庭總收入少要85326元才願意生兒育女,而單身女性則認為74062元才養得起,反倒是已婚已生育的女性,以實際的狀況來估算,認為家庭總收入達到73214元就能養小孩,期望值落差高達12112元,從身心壓力來分析,同樣也是已婚未生育的女性壓力最大,單身女性的壓力指數最低。 但若詢問女性上班族,「媽媽」的角色以月薪換算價值應該多少才合理?得到的平均值,則高於主計處公布的107年每人每月總薪資54796元。顯見女性上班族認為媽媽的角色付出比一般上班族更多,也更加辛苦,因此薪資回報也應該更豐厚。 何啟聖表示,媽媽的角色全年無休,需要24小時付出,更不可能睡到自然醒,除此之外,媽媽得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幾乎所有的家務都被認定是媽媽的工作職掌,要整理家中環境、打理三餐、接送小孩上學、指導小孩學業,一旦孩子有病痛更要隨時待命,辛苦指數超高,但媽媽卻是不求回報甘之如飴,不但沒有薪水可領,還要從口袋裡拿出工作所得。 長遠看來,要維持媽媽的身心健康,家務應該要共同分擔,不要讓媽媽獨挑大梁,家庭分工才能更健全。 前一篇文章 兼職專職皆宜上班族夯進餐飲業 下一篇文章 【媽媽不喪志】 開源節流 還是能知足常樂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對治辦公室9種毒人強化應變力 改造不健康職場系統德企vs.台企 職場文化異同歐盟職場文化 保守穩健重視福利公教人員享福利 身心假下周上路不會用AI的人 焦慮與邊緣化風險 作者其他文章今夏可能缺水?做果醬 格外有意思牙膏DIY 環保又健康職場小人物 營造大感動失業領錢、工作共享 可行嗎?健康煮 吃光光 新春做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