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大不易】姨媽的另類教養

文/吳吉田 |2019.05.02
1364觀看次
字級

文/吳吉田

姨媽六十五歲那年,又重新做了一次母親。不是她老蚌生珠,而是她的兒子、媳婦發生車禍,留下一對嗷嗷待哺的雙胞胎。

一般人遇到白髮人送黑髮人,難免怨天尤人。但姨媽沒有,哭了一天後,她就擦乾眼淚,拿著行李趕去台北,把孫子帶回鄉下撫養。隨孫子回來的,還有宅配公司寄來的十大箱東西,裡頭有電腦、手機、平板和各式各樣的玩具。但是姨媽只取出衣物、學用品和書本,其他的連拆都沒拆就放進倉庫裡。

姨媽小時候家裡窮,沒有閒錢可以讀書,只有國小畢業,老了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開始發奮圖強,到夜間部念國中。她對兩個孫子說:「鄉下地方沒電腦、手機,也沒有電視、網咖、KTV等娛樂場所。不過奶奶愛看書,家裡的書你們可以隨時拿來看。」

此外,她也不寵溺孫子,而是教導他們:「你們爺爺走了,沒留下什麼錢,只留下一些土地,可以種菜、種水果。你們兄弟是家裡的一份子,不能袖手旁觀,不但要加入務農的行列,家事也要一起分擔才行。」

每天,兩兄弟放學回到家,吃完奶奶準備的美味點心,就到田裡幫忙種菜、鋤草、採收蔬果。晚餐後陪奶奶到學校上課,奶奶聽課,他們認真地寫功課、看書。下課後,祖孫三人手牽手走路回家,同心協力洗衣、掃地、洗碗筷。洗完澡,準備好明天的學用品後,打開睡前音樂,關上大燈,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睡前的閱讀時光,陶醉在精采的故事裡。

日積月累下來,姨媽不但可以跟兩個讀小六的孫子一起看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談論《論語》、《史記》,欣賞李白、杜甫感人肺腑的詩詞世界,就連英文、數學有不懂的地方,她都能旁徵博引、深入剖析,讓孫子連連點頭稱是。

姨媽陪孫子讀書別無他法,就是以身作則,他們自然就會見賢思齊,起而效尤。除了課業之外,姨媽也讓兩個孫子從小就懂得做人處世的道理,敬老尊賢、幫忙分擔家務,雖是隔代教養,卻讓人欽佩得五體投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