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闕曉菁 |2019.04.26 語音朗讀 16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的聖安東尼教堂21日遭炸彈攻擊,警方封鎖現場,穿著白長袍的牧師22日在現場禱告。圖╱法新社 在電視劇飾演總統的澤倫斯基,以壓 倒性優勢當選烏克蘭總統。 圖/法新社泰國總理帕拉育(右)和柬埔寨總 理韓先(左)一起搭乘列車,抵達柬 埔寨波比鎮。 圖╱中央社洞察號藉由風熱防護罩裡的地震儀,讓科學家首次測得類似地球板塊運動的火星震動。圖╱美聯社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杰將出任副總 理,接班意味濃。 圖╱資料照片 整理/闕曉菁 4/20 越南 清除邊和越戰橙劑 10年計畫起跑 越戰結束逾40年後,美國20日展開耗資1.83億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的10年計畫,將越戰時期美國在邊和空軍基地儲放的有毒化學物質「橙劑」清除乾淨。 1962~1971年,美國在越戰時噴灑8000萬公升的橙劑,破壞森林並揭露敵人藏身處。橙劑中含有致命化學物質戴奧辛,造成戰後許多新生兒出現嚴重缺陷、癌症和肢體不全。 越南表示有300萬人受到橙劑影響,其中100萬人仍承受惡果,包括15萬名畸形新生兒。先前峴港機場橙劑清理作業投入1.1億美元,歷經6年,在去年11月完成。 4/20 馬來西亞 馬哈迪釋善意 重啟帶路項目 媒體20日報導,總理馬哈迪在本月底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之前,宣布重啟規模338億美元、有中資參與的吉隆坡大型都市更新案「大馬城」計畫。這是馬哈迪上任以來,第2個恢復的「一帶一路」項目。專家認為,建設1萬間平價住宅的大馬城計畫,有助振興國家建築業,吸引外國投資重拾經濟展望信心。 馬哈迪領導的希望聯盟去年5月在全國大選勝出後,以國家債台高築和欠缺透明度為由,中止多項中資計畫,經過近1年的磋商、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的馬中關係逐步回溫,馬哈迪訪北京被視為對大陸釋出善意。 4/21 蘇丹 沙烏地、阿聯 承諾金援30億美元 蘇丹萬年總統巴席爾月初下台後,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雙雙對推翻總統的軍方領袖表達支持,兩國更在21日承諾援助蘇丹30億美元,包括在該國央行存放5億美元,並提供食物、藥物及燃料等。 蘇丹對沙烏地及其盟國的區域利益扮演重要角色,除了聯合利雅德對付什葉派伊朗,也曾派兵參與沙烏地領導聯軍在葉門的戰爭。一名蘇丹高階軍官表示,蘇丹軍隊會留在葉門,直到阿拉伯聯軍達成目標為止。沙國和阿聯2015年介入葉門戰爭,聯手對付有伊朗撐腰的葉門「青年運動」(Huthi)叛軍。 4/21 斯里蘭卡 連環爆炸恐攻 IS宣稱犯案 斯里蘭卡21日發生8起爆炸事件,針對多間教堂和飯店的恐攻造成至少359人死亡、500人受傷,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23日宣稱犯案。反恐專家研判,IS說法的可信度很高,若無外國組織介入,過去僅破壞佛像的斯國激進組織「國家一神教團」(NTJ),不可能獨力犯下自911事件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恐攻。 該案也成為斯國自2009年內戰結束後最嚴重的攻擊,軍方亦睽違10年首度動用逮捕權,23日晚間9時再度實施宵禁。斯里蘭卡全國警戒升至最高,警方要求路邊停車的駕駛在車上留下電話,郵局員工拒收已包裝好的包裹。 4/22 烏克蘭 澤倫斯基 演總統變成真總統 電視劇飾演「總統」深入民心的喜劇演員澤倫斯基,在烏克蘭總統大選中,以得票率73.2%大贏現任總統波羅申科的25.3%,總統角色正式從戲裡延續到真實人生。波羅申科22日承認敗選,並恭賀對手。 分析認為,澤倫斯基橫掃對手的主因,是選民對社會不公、貪汙,以及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叛軍戰爭感到不滿。澤倫斯基沒有從政經驗,自去年底宣布參選總統後,沒有提出具體政綱,也沒有舉行造勢集會,只有在社媒上進行競選宣傳,但他受到很多年輕選民的支持,認為他可以革新政壇。 4/22 柬埔寨 中斷45年 跨境泰國鐵路通車 連接柬埔寨與泰國的鐵路中斷45年後,22日正式通車。柬埔寨總理韓先與泰國總理帕拉育在泰國邊境關卡,見證跨境鐵路運輸協議簽署,而後共乘泰國贈送的列車,抵達柬埔寨鄰近泰國邊界的波比鎮。 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到波比鎮的鐵路,總長370公里,絕大部分已通車,但最後一段波比鎮附近48公里路段,在1973年柬國內戰中被毀。柬國政府近年來耗資9600萬美元整修,並獲得亞洲開發銀行出資1300萬美元協助,去年修復完成。這條鐵路通車後,泰國首都曼谷和金邊可望恢復直通列車,促進雙方貿易和觀光。 4/23 美國 人類史第一次 感測到火星震 人類首次觀測到火星「地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旗下位於加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23日宣布,NASA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在去年11月26日登陸火星後,6日感測到來自火星內部的震波訊號,是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上,發現類似地球板塊運動的「火星震(Marsquake)」。 JPL表示,這似乎是第一次記錄到來自火星內部震動的訊號,而不是來自地表上方的力量,例如風所引起;科學家仍在研究數據,確認造成訊號的確切原因,並表示,這項成果可能會帶起新的研究領域──火星地震學。 4/23 新加坡 財長升任副總理 準備接班李顯龍 總理李顯龍23日宣布內閣人事案,財政部長王瑞杰升任副總理。王瑞杰普遍被視為熱門接班人選,這項人事案也讓後李光耀時代的第4代領導團隊接班人選幾乎底定。 新加坡總理公署公告指出,57歲的王瑞杰仍兼任財政部長,持續領導未來經濟委員會與國家研究基金會。現任副總理張志賢與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則雙雙卸下職務,受委任為國務資政,續留內閣。這次內閣改組5月1日生效。熟悉新加坡政治發展人士分析,王瑞杰是第4代領導團隊領頭羊,這項人事案也讓他未來接任總理幾無懸念。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