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卷單行.隨緣化──寶釵點戲(上)

文/朱嘉雯 |2019.04.16
1445觀看次
字級

文/朱嘉雯

《紅樓夢》第四十回,賈母帶著劉姥姥和眾人來到了秋爽齋,這裡不僅字畫與家飾的品味極高,就連屋外的植栽也很講究,除了芭蕉之外,還有詩人常常吟詠的梧桐。

就在賈母隔著紗窗瞧瞧戶外景象的時候,她向探春說道:「妳後廊簷下的梧桐長得愈來愈好了,只是還過於細了一些。」老太太的耳朵挺好的,她聽到一陣風帶來了隱隱約約的鼓樂之聲,賈母於是問道:「誰家娶親啊?這裡臨街很近嗎?」王夫人便笑著回說:「老太太想到哪裡去了呢?咱們這兒離街上很遠的,我們這個大觀園是庭院深深的地方,外面街上的聲音如何傳得進來?這鼓樂之聲其實是咱們的家班,那12個小戲子在演習吹打呢!」

賈母恍然大悟,就笑著說:「哦!原來是她們,都忘了。既然她們要演習,何不叫她們來我這兒演給我看呢?一來她們也好逛逛這園子,二來咱們也樂得聽戲,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鳳姐兒聽說,忙忙的命人出去叫,於是大夥兒就等著要聽戲了!接著賈母又說了:「等會兒聽戲的時候,咱們鋪個紅地氈,就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聽,藉著水音傳過來,那就更好聽了!」過去許多大戶人家的戲台都設在水亭子上,也就是隔水聽音來觀戲,透過池水來傳導音樂,其效果特別清潤動聽。

同時正因為「藕香榭」四面環水,因此讓小戲子們在這裡演唱,音樂的傳導效果會比其他地方更好。《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作者曾寫道:「原來這藕香榭蓋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後面又有曲折竹橋暗接。」於是我們知道,藕香榭有竹橋可通往蘆雪庵,另一邊有曲廊可通蓼風軒,而且與綴錦閣隔水相望。賈府四小姐惜春便是居住在蓼風軒,離藕香榭很近,因此我們看到惜春在詩社裡的別號就是「藕榭」。

此外,藕香榭這一水建築,也與史湘雲有很特殊的關係。當日史湘雲舉辦螃蟹宴的地點就是在藕香榭,而賈母赴宴時,曾回憶道:小時候娘家也有一個臨水的亭子,叫做「枕霞閣」,因此賈母舉出富有詩意的生活經驗,讓女戲子們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習樂曲,並藉著水音來讓眾人細細地欣賞,試想那簫管悠揚笙婉轉,樂聲穿林渡水而來,這一番演唱,必定是格外地好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