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潁同學
傍晚四點三十分,一個步履蹣跚的婆婆推著手推車,到基隆夜市旁的媽祖廟,為患有小兒麻痺行走不便的兒子祈福。走出廟宇,轉進巷裡一間破舊的房子,將早先準備好的便當,分給一直靠他人救濟的父女倆。最後,才一跛一跛地推著車,走進基隆夜市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擺下一張圓板凳、一張長椅,再放上五個透明杯子,賣起一杯僅十元的冰紅茶。
婆婆早年喪偶,承接丈夫當年的舊攤子,一個人撐起了家計。每天清晨五點起來煮茶,經過三小時的熬煮,配上獨家祕方及特殊的冰鎮方式,使紅茶入口微甜卻又不膩,入喉後更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就是靠這一杯杯獨特的冰紅茶,撫養當時不到兩歲卻罹患了小兒麻痺的獨子。天氣好時人潮較多,一天約可賣到五百元,但下雨時,卻可能連一百元都賺不到;更無奈的是,基隆一年有兩百八十幾天都在下雨,平均每月收入不到一萬元。
許多人問婆婆,為什麼不漲價?如此美味口味又獨特的冰紅茶,即便漲個五到十元,相信大家都能接受。婆婆笑說:「費氣(台語「麻煩」)啦!還要找零錢。賣了四十多年一直都是這個價錢,日子能過就好。」
至於那對父女,許多人都以為是婆婆的親人,其實那是她早年的老客戶,因為車禍導致父親雙腳行走不便,女兒除了腦震盪之外,更因為驚嚇過度,終日魂不守舍,生活無法自理。婆婆說:「我不過是多準備一份晚餐,又不差那點時間,至少能讓他們吃上一點熱食。」車禍發生兩年多來,不論颳風下雨,熱騰騰的便當從不曾間斷。
在喧鬧的基隆夜市裡,一位默默行善、不求回報的婆婆,用她的行動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雖然她認為不過是舉手之勞,但這分堅持,以及總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慈悲心腸,更值得我們省思。
以善行對待他人、用愛心包容他人、用謙卑回應他人,我想,這就是婆婆用行動教會我們的事情,也是最令我感動的地方。
(宜蘭監獄「最令人感動的人事物」徵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