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魯迅

文/林一平 |2019.04.09
2823觀看次
字級
魯迅雕像 圖/林一平
作者繪秋瑾 圖/林一平
作者繪魯迅 圖/林一平
漫畫版魯迅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我高中時代讀了魯迅(周樹人 1881-1936)的小說 《故鄉》,當中有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對我有相當啟發。魯迅在大陸被尊崇,但他的作品在台灣威權時代卻被查禁。當年魯迅寫雜文,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對壘抗衡,難怪會被國民黨列入拒絕往來戶。我年幼時,路邊的舊書攤除了賣色情刊物外,也兼賣魯迅的禁書,因此有機會接觸他的作品。魯迅比蔣介石年長六歲,兩位是浙江老同鄉。

魯迅早年留日學醫時,看到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片中敘述中國人被俄國吸收,擔任探子,被日本軍逮捕槍斃,而喜歡在場圍觀的,竟然都是中國人。對於中國人麻木不仁,魯迅受到刺激,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來改造中國人的「劣根性」。

1905年日本政府壓制中國留學生的革命活動,頒佈「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則」。自費留學的秋瑾(Jin Qiu; 1875-1907)認為中國留學生不應接受這種侮辱,帶頭四處奔走,集結了七八百名學生,不斷激勵學生堅持鬥爭,最後決定回國。官派留學的魯迅,大概拿了清廷的獎學金,反對集體回國,惹怒了秋瑾,她拔出隨身攜帶的日本刀,對魯迅大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北岡正子的著作《魯迅.在日本這個異文化的國度中》對秋瑾的評價很高,讚譽她展現中華女俠的風采:「這位女性,不僅姿色動人,還言談爽快,令鬚眉黯然遜色。」秋瑾本身是個傳奇,她的人格特質,著實讓人迷戀。

1921年魯迅發表《阿Q正傳》。他精通日語及德語,對於英文卻沒好感,不喜歡在文章中夾雜英文句子。他用Q字,因為Q字右下方有一撇,就像中國人的小辮子;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魯迅與泰戈爾會見。魯迅將其訪華評價為「做了一瓶香水」,認為作秀成分較高;2008年中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台灣記者問溫家寶是否會對台灣釋出更多的經貿優惠政策,溫家寶回答時引用魯迅的詩〈題三義塔〉:「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海峽兩岸和解的名句。

我多次畫魯迅的肖像,有正經的畫法,也有漫畫式的畫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