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去年起推出育兒利多政策,只要幼兒進入準公共化托嬰中心、托給保母,或進入六都準公共化幼兒園,都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
照理說,有了來自公部門的補助後,托兒和育兒的費用應大幅降低,但是兒福聯盟的調查卻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家長遇過收費不合理的現象,例如收費超過縣市政府所核定的上限、簽約後加收費用,以及巧立名目收費等,讓政府的美意大打折扣。
據報導,業者收費名目實在相當離譜,例如有洗澡費、散步費等,種種名目多元,但作法既不合情理,更不合法。
筆者曾多次擔任過幼兒園的評鑑委員,合法收費是重要的評鑑指標,只要出現巧立名目收費,評鑑就不可能通過,而且每一處園所的收費標準,都必須經過縣市政府的核准,而且依照規定必須上網公告,顯然業者有陽奉陰違的情況。
針對業者沒有確實遵守收費規定,各級主管機關應該設立檢舉通報專線,一旦查證屬實後,應該嚴懲業者,以儆效尤。
吳悅(台北市╲教育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