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人間 夫妻同為大體老師

 |2019.03.29
115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北醫學大學昨天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包括陳寶連等十二名大體老師奉獻自己的軀體,作為教學用途。

「身體只是一個臭皮囊,死也帶不走,不如就留給有需要的人」八十六歲的陳寶連,不幸在三年前的除夕夜過世,篤信佛教的她,受到宗教的影響,拉著丈夫一起簽下器捐卡,也同意擔任大體老師。

沒想到十二年前,丈夫先走一步,傷心過度的陳寶連開始病痛纏身,而她生前也不斷叮囑子女,要幫她完成遺願,讓留在人間的遺體,能幫助更多人。

陳寶連的三兒子陳泓昇說,父母結縭後,感情如膠似漆,年輕時,爸爸抽中「金馬獎」,不幸在八二三炮戰中,右臂遭炸傷。當年媽媽獨自帶著三個孩子赴金門探視,那時沒錢,全家窩在軍營的停屍間,就睡在洗屍台上,當年自己雖然僅有兩歲,回憶起來仍記憶猶新。

後來父母又添了兩女,一手拉拔五名子女長大,這一路以來宗教給予他們很大的力量,一直是家中女強人的媽媽,曾在幾場演說中,得知大體老師能幫助台灣的醫療,二話不說就說要簽,陳泓昇說,當時爸爸一度很猶豫,但看到媽媽如此堅持,已誓言要同進退的夫妻倆就一同簽下去了。

他還記得,當時兩老要簽捐贈大體,家中兄弟姊妹皆不太願意幫兩老當見證人,由於自己也有宗教信仰,也認同死帶不走皮囊,既然自己還有心力,就決定幫爸媽完成最後的願望。

家人願意踏出這一步,他和自己的家人也受到影響,陳泓昇說,人類的肉體是幻化無常,人雖然不認同畜牲與人是平等,但在佛陀的眼中都是相同的。

他也認為,若是能夠把已經不需要的軀體提供給更需要的人,何樂不為,自己未來也會簽贈大體,盼為社會盡微薄之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