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傳承】傳播人間佛教的真善美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3.23 語音朗讀 27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百萬心經入塔剎,信仰與智慧的傳承。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以歡喜心,歡迎回山的每位護法信眾。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男眾學部同學擊鼓表演,供養大眾。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一年一度的信徒香會,全院師生共同見證信徒的發心,以及承載著文化歷史的珍寶流傳後世,深切體悟到信仰的傳承,是需要透過每一個佛弟子去擔起。所謂獨木不成林,正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在《日記》說:「不論從事任何事業,一定要有思想理念一致的人共同集體創作。」 走在弘法的路上,大師一生堅持「佛教靠我」,將許許多多的不可能化為真實,初發心的學生在佛道上也更加堅定「佛教靠我」、「唯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信願,視弘法為己任,將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散播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大師在香會中為大眾開示:「人生不管長短都會再來,在一生中要生死無掛礙,不管來或去,來去自在。」同學從中體會到《心經》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淨化社會人心的菩薩道事業。佛陀住世時對眾生說法契理契機,而佛光山的人間佛教事業亦體現出與時俱進的善巧方便,舉凡體育、音樂、文藝的弘法,都是大師善巧接引眾生的般若智慧,從而「度一切苦厄」、「遠離顛倒夢想」,讓生命更美好。同時,也從法會前後的流程看到了佛光山「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做,唯法所依」的宗門思想,見證了佛光山未來的方向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在傳遞「百萬心經入法身」手抄本的同時,感受到大師「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慈悲本懷,讓眾人從中體悟放下便能自在,找回清淨自性。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大家要信仰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要傳承智慧、慈悲、道德、信仰。心保和尚說,大家護法護教,功德無量,讓佛法代代相傳,如無盡燈般,燈燈相續,許多與會信徒在親自參與體會中感動落淚。 學院學生本著大師「給人歡喜」及「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精神,為參加香會的信徒,獻唱〈觀音發願文〉、〈太虛大師五十生日感言〉及〈佛教青年的歌聲〉,感恩信徒對叢林學院培養人才的護持,更秉持大師「四給」的精神,誓將人間佛教的精神傳承下去,以期未來能共同打造人間淨土。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一半一半 下一篇文章 【開放與融和】 佛教迎上人工智慧時代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8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2025.11.0109【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10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