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交通局為降低路口行人事故,即日起在人潮眾多路口加強取締。警方表示,汽車車頭前端進入行人穿越道等就屬違規。圖為警方示範違規狀況。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北市斑馬線車禍死亡人數近年有增加趨勢,今年轉彎車撞死行人事故也頻傳,北市交通局與警察局昨天宣布將加強五十八處路口「不禮讓行人」執法,包括車輛轉彎時未與行人保持一個車道寬、約三公尺距離,或在行人穿越路口時強行進入行人穿越道,造成行人分散、驚嚇或停等,違者開罰一千二百到三千六百元。
交通警察大隊表示,判定違規大原則是車輛進入斑馬線時,車體前端半徑三公尺內斑馬線上有行人就算違規;執法取締則以「攔停」為主,趁機教育駕駛人「不禮讓行人已違規」,且全程錄影,若來不及攔停車輛,或攔停有危險、困難時,改用錄影資料舉發。
五十八處加強執法路口包含去年不禮讓行人肇事件數最多、達五件的大南路與承德路口;民權東路林森北路口、民權東路與建國北路口、天津街與長安東路口、重慶北路與酒泉街口、中華路漢口街口、成功路與星雲路則都有四件,並列第二。
交通局說,現階段已要求北市十五家公車業者於一個月完成駕駛交通安全、禮讓行人教育訓練,並每月檢查轉彎蜂鳴器是否堪用,九月底前所有北市公車也必須加裝公車轉彎雷達警示設備或行車視野輔助設備;而北市今後每天也將檢討增設五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十處行人早開及早關時相路口,加強友善行人通行的環境。
邀集六都
檢討斑馬線退縮
此外,交通部今將邀集六都,檢討斑馬線退縮、庇護島等設置,並針對行人量大、高齡者多、學校周邊、肇事率較高路段,選出十至二十個路口試辦。
桃園市交通局去年五月起陸續完成十五處路口斑馬線退縮及五個庇護島,今年要加碼二十處,且優先以工業區、住宅等路段通勤、通學較多的路段著手。
斑馬線除了退縮,還須拉開與車輛停止線的距離,加上機車停等區劃設,讓大車遇到紅燈減速時,能有個緩衝地帶煞車,並在綠燈起步時,可以從大車視角清楚看到斑馬線上是否還有行人通過,達到雙效保障的效果。
確立斑馬線權威
禮讓行人
台南市警局也從即日起加強取締不禮讓行人。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未來會確立斑馬線權威,加強執法,並就相關政策進行檢討,扭轉外界對於南部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錯誤刻板印象。
高雄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陳文耀說,各縣市警局因地制宜所以做法不同,如高雄市從三月一日到五月三十一日加強執法三個月,針對市內各重點路口取締車輛違規左轉、右轉等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