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昭安
1914年,年輕的郭沫若到日本留學,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學習。有一天上植物課時,他聽老師講到一種「松柏科」的植物,木質堅硬細膩、葉片四季常青,是十分珍貴的樹種。以前日本官員隨身帶著見皇帝的「朝笏」,就是用它做成的,人們叫它「一位木」。
郭沫若知道「一位木」的良好特點後,就從樹上採下一根小枝。1916年2月19日,他給家鄉的父親寫了一封信,還將這小樹枝一併寄去。
郭沫若在信上寫了一首祝賀詞:「木名『一位』,取其貴也;其葉長青,喻吾親壽如東海,長春不老。」詞下還有一首歌謠:「一位木,葉長青,千歲萬歲歲青春。青桐柯,堅鐵心,一為王笏重千金。富貴壽考無與倫,萬里一枝壽吾親。一枝連百枝,葉葉寄兒心。」
郭沫若此舉彰顯了他作為一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敬老愛老的美德,和對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