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珊
花果山生、水簾洞住妖仙孫悟空者,欺虐東海小龍敖廣,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騁兇騁勢,驚傷水族……於是,東海龍王上天參了孫悟空一本。又,孫悟空在地府打絕九幽鬼使,驚傷十代慈王,大鬧森羅,強銷名號,也被地藏王菩薩參了一本。
玉帝張氏欲遣將,將孫悟空擒拿,「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招安。」
《西遊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註齊天意未寧」說太白金星領旨,下界去花果山,招安孫悟空,讓他上天,拜受仙籙。孫悟空欣然從命。「太白金星領著美猴王,到於靈霄殿外。不等宣詔,直至御前,朝上禮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禮,但側耳以聽金星啟奏。金星奏道:『臣領聖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簾問曰:『那個是妖仙?』悟空卻才躬身答應道:『老孫便是。』」
玉帝張堅氏垂簾聽政,正史有所本也。《史記.李斯列傳》記載,趙高擔任郎中令一職,大權在握,被他殺害及因報私怨,而遭陷害的官僚很多,趙高擔心官員們上朝覲見秦二世胡亥的時候,會抨擊他。因此,他就鼓惑秦二世說:「天子之所以貴為九五之尊,是因為只聽見皇帝的聲音,而臣子們卻見不到皇帝的面,所以號稱『朕』。再說了,陛下還年輕,許多事情不一定都清楚明白的。皇帝坐在龍位上,處罰人或者用人不當,就會遭到臣子們的批評,影響皇上的威嚴,如此一來,陛下就不能向天下的子民顯示皇上您的英明了。既然這樣,皇帝不如拱手待在皇宮院內,與我以及還有熟悉法典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們來奏事,奏折呈上來之後,我們與皇上一起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來,大臣們就不敢將疑難問題呈上來了,天下就歌頌皇帝英明,是個聖主了。」
秦二世胡亥一聽,這主意不錯,於是就決定此後不再上朝,接見大臣,與妃嬪呆在深宮廝混。皇宮便成了趙高的個人辦公室,趙高在宮內管理朝政,發號施令,鞏固自己的權勢。
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氏幾十年不上朝,怠慢朝政,自然遭到大臣及儒生們批評。小說也必然有很隱晦的暗示。朱翊鈞雖對朝政忽略,但是官僚體制到明朝已經極其成熟,朱翊鈞氏以一種皇權象徵方式,控制朝局,不至於大亂。
玉帝作為天庭的統治者「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天下大事皆歸玉帝管理,皇權獨尊,玉帝卻沒有乾綱獨斷,在朝政處理方面,反而是個甩手掌櫃了,何也?這個問題要涉及到原始儒家以及道家學說,我們日後再來分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