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倫敦電】醫學界知道胖子比瘦子容易得到心臟病,但卻不解為什麼他們在心臟病發後,存活率卻比瘦子來得大。
佛羅里達州梅約醫院心臟科醫師兼美國心臟學會發言人佛萊契爾表示,這些結論並不表示胖點沒有關係,事實上肥胖仍會對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危害。
醫界對為什麼肥胖者比標準體重者更容易逃過致命的心臟病有不同的分析理論,認為可能是心臟生理的差異、或是因為肥胖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
有人認為,肥胖者的心臟本來就受到較多壓力,所以較能承受心臟病開始發作時的打擊。另有人認為,不是所有胖子都相同,胖在腹部的人受心臟病威脅較高。
另外,肥胖還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發生,早就抵消了會減少心臟病發死亡率的好處。
佛萊契爾表示,肥胖的病人也許可以在心臟病發時幸運逃過一劫,但他們仍然屬於高危險群。假如在手術後繼續胖下去,很快就會因其他問題再度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