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日很多老饕喜歡來盤又大又肥的生蚵,沾點「哇沙米」,再配上切得細細的嫩薑,一口吞進肚子裡。醫師警告,台灣近海養殖的蚵仔,普遍含有超量的海洋弧菌,一般人生吞下肚,也許只是腸胃不適,但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吃了,就有可能因感染而送命。
專研海洋弧菌感染的嘉義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燿鴻表示,最近一、二年來,他們治療三十名海洋弧菌感染導致壞死性筋膜炎的患者,雖立即給予積極治療,仍有十一人不幸死亡,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八。
蔡燿鴻指出,這些患者不是經常泡在魚塭或海裡撈捕魚貝及蚵仔,就是到餐廳大啖生蚵,海洋弧菌從傷口進入體內,引發菌血症、敗血症及壞死性筋膜炎,感染部位腫成一片。
蔡燿鴻說,海洋弧菌吃下肚後,會穿過腸壁並分泌內毒素,這些內毒素跑到血液中,會逐漸破壞紅血球及白血球,造成敗血症。另有些弧菌沿著血液循環運行到肢體,就可能引發蜂窩組織炎及壞死性筋膜炎。
嘉義長庚醫院急診科主任蕭政廷表示,一般人遭到海洋弧菌感染,也許只是腸胃不適,患部皮膚腫痛而已,但若是糖尿病、痛風及B、C型肝炎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遭到感染,症狀就嚴重多了。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黃登福表示,根據衛生署規定,海洋弧菌總菌數超過十的五次方(十萬個)的魚貝類海鮮,就不能生吃。但國內沿海魚貝類的海洋弧菌往往高達十的七次方、甚至八次方以上,生吃當然有風險。
沾「哇沙米」山葵芥末,是否可收殺菌之效,讓人吃得無憂無慮?黃登福強調,「哇沙米」只能調味,沒殺菌效果,就算生蚵沾再多「哇沙米」吃下肚,只要海洋弧菌過量,還是會出問題。
黃登福表示,海洋弧菌雖然可怕,卻受不了熱,攝氏六十~七十度的溫度就可以
慢慢殺死它。不過,為求保險起見,他建議還是把蚵仔在一百度高溫下煮十分鐘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