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成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鄭翔如指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二○一七年發表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慢性失眠症的盛行率為百分之十一點三;換句話說,每十個人中,幾乎就有一個人為失眠問題的困擾。這個結果也印證「睡一個好覺」這件事,對許多人而言是很不容易的!
從醫學上來解讀「睡不好」這三個字,意味著可能就是睡眠障礙的高危險群。鄭翔如表示,所謂的睡眠障礙,指的是一種長期持續、且在睡眠的質與量上均無法讓個人滿足的一種狀態;而當人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下,對身心都是一種極大的負荷,若無法適切解決,不但會使人身心俱疲,慢慢累積後尚可能因此「惹病上身」,或是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
回歸「睡覺」這兩個字的原始意思來看,包含了「閉眼睡」與「醒來」這兩件事;因此,在看待「睡得好不好」時,除了夜間的睡眠狀況,白天的身體與精神狀態也是需要觀察留意的。
鄭翔如說,夜晚睡眠時應該注意以下的警訊,如果自己無法確定,也可請家人幫忙觀察:
一、睡眠時打呼:打呼好發於上呼吸道(鼻、咽、喉)結構狹窄者;而有打呼症狀者更須留意是否合併有睡眠過程中呼吸短暫中斷、有窒息或嗆醒、睡不安穩、張口呼吸、容易覺醒等症狀。
二、夜尿:如睡眠中需起床小便的次數大於一次以上,即應是有解尿過於頻繁的現象。
三、睡眠中出現不正常肢體活動、夢遊、夢話或夢魘。
鄭翔如指出,當夜晚睡眠或醒後白日出現以上現象,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尤其當已影響到工作與日常生活時,一定要尋求睡眠專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必要時至專業的睡眠中心進行睡眠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自己能夠享有一個良好安穩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