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將與教育部合作,編列及勻支相關經費,擇優補助各領域博士生,最快今年就能執行。此舉用意甚深,畢竟國內高教人才逐年下降,尤其在就讀博士班的人才下降許多,這也許與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博士就業困難、沒有妥善提供博士就業的管道等原因有關,不少人寧願在碩士畢業後進入職場,沒有升學。
而不少繼續就讀博士,因為沒有經濟上的穩定來源,往往需要四處兼課,或是接案,以補貼生活上的津貼,這樣一來,就減少或打斷了做研究的時間,讓博士培育凸顯困難。所以,科技部這個提案,有助於紓緩博士生在經濟上的壓力,讓博士人才可以就各自的領域進行鑽研,提供我國有更突破性的研究可與國外媲美。
俗語說:「給魚吃,也要教會釣魚。」固然提供津貼或補助是解燃眉之急,畢竟那是一時的,到最後還是要與研究、業界等做銜接,最好的方式是將這些博士人才與業界做結合,然後視他們是否能提出具體且可以實踐的計畫來補助與培育,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學界與企業界的銜接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給予博士生的研究領域較能與實際應用做結合,以及提供多元化的刺激。
儘管有補助,還是僧多粥少,甚至可能有時效性,在一方面補助之餘,可能也得解決博士生就業上的問題。
如果他們能有良善的就業體制,以及找到他們研究可以應用或是在學界上能突破的未來性,這樣或許也會讓更多的人才可以進入博士就讀,讓我國的高等教育不會出現斷層,以及缺少實際應用的層次。
楊子(嘉義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