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因產量過剩,價格低賤,農民血本無歸。農委會擬定新政策,菜農預先登記種植面積,保障每公斤六元價格媒合收購。
因未有總額面積限制,且未管控育苗場菜苗數量,農民痛批,此舉鼓勵大家種植,結果產量更多,價格只會更差,損失更慘重。
基於市場供需原則,蔬果產量過剩,價格必定崩跌,政府補助登記栽種面積的農民,治標不治本,或可減少農民部分損失,但屆時仍供過於求,又無其他管道消化,問題恐怕更大。
農委會除了必要的適度補助外,應該透過各鄉鎮公所、農會、育苗場、蔬果運銷系統,徹底統計各類蔬果栽種時節、面積及分布情形,並建立資訊互通的共同平台,有效掌控栽種總量,針對市場供需可能衍生的價格,定時公告周知,提出警示,讓農民預知不利的後果,才是治本之道。
陳啟文(南投縣/農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