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 修護景德鎮 700年來最大規模 文/記者鍾昊、李興文、余賢紅 |2019.01.05 語音朗讀 24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工匠們在江西景德鎮御窯廠遺址附近的一處老窯廠內製作瓷器。圖/新華社 工作人員在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修復明代瓷枕。圖/新華社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馮紹興在檢驗瓷坯。圖/新華社 誕生於景德鎮御窯廠的明成化鬥彩 雞缸杯最終以2.8億港幣的高價成交。圖/新華社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圖/新華社一位美國藝術家在江西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 區的國際工作室,製作陶瓷藝術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鍾昊、李興文、余賢紅 掩映在山谷裡的景德鎮僅彈丸之地,歷史卻源遠流長。在中國大陸,從沒有這樣一座城市,可以因一項手工藝而存世千年。它就是江西景德鎮,是中國唯一用皇帝年號命名的城市。千年前,當宋真宗決定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這座製瓷小鎮的時候,景德鎮便與陶瓷簽下了不解的契約。 宋朝景德年間,該地開始燒造官瓷,景德即宋真宗的年號。從字面上看,「景德鎮」這個名字,除了彰顯其皇室御用地位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特別的,是景德鎮的舊稱。 景德鎮古稱昌南。一個說法是,隨著與外界商貿交流日益增多,外國人開始把來自中國的瓷器叫作「昌南」,由於音誤,瓷器的英文逐漸演變成了china。 景德鎮御窯廠是中國元、明、清三代專為宮廷燒造和供奉瓷器的皇家窯廠,是大陸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窯廠。為「天下窯器之所聚」,燒製出數不勝數、精美絕倫的瓷器。目前,海內外拍賣價格最高的古瓷器多出於此。現存的景德鎮御窯廠遺址也是中國唯一一處能系統反映官窯陶瓷生產和文化信息的歷史遺存,已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歷史地位特殊。 經歷大規模保護工程 景德鎮地處江西東北部,這裡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從事著和陶瓷相關的工作。遊走在景德鎮的大街小巷,彷彿走進了一個陶瓷的萬花筒,瓷器店鱗次櫛比,裡面的瓷器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不僅可以親身感受瓷坯的製作過程,還可以看到各個歷史年代的各式窯爐──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明清御用窯等各式各樣的窯爐。 今日的景德鎮御窯廠正經歷一場七百多年來最大規模的保護工程。 御窯廠內中軸線和古井、御窯廠大門、北麓窯爐作坊遺跡保護房等得到清理和修復。御窯廠遺址周邊十三點一平方公里被畫定為重點保護區,部分民居、瓷行、會館等風貌建築和歷史建築也逐步修復…… 這座古代皇家瓷器工廠因出產最精美的瓷器而聞名世界。但御窯廠停燒百年以來,歷年的城市建設和不法分子盜挖瓷片牟取暴利,對其破壞極大。 從二○○二年開始,景德鎮啟動御窯廠遺址保護工作。御窯廠遺址保護被列為景德鎮「一號工程」。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切入點,景德鎮對遍布全城的一百五十多處老窯址、一百零八條老街區、「十大瓷廠」老廠房等文化遺存實施系統性保護修繕,延續千年陶瓷文脈。 與御窯廠遺址一牆之隔,一萬零四百平方公尺的御窯博物館初現雛形。這個由八個拱體結構建築構成的博物館用窯磚砌成,如同龐大的窯爐與四周環境渾然一體。萬件珍貴的御窯廠遺址出土文物有了安身之所,不久之後將開門迎客。 「文化特色是城市的靈魂和名片,要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城市,必須堅持規畫先行。」景德鎮市規畫局局長孫庚九說,近年來,景德鎮在生態修復、城市修補,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過程中,著重凸顯了文化要素。 走進景德鎮大街小巷,大到山體壁畫、城市建築,小到燈柱、垃圾桶,一街一景、一巷一品、一橋一形,或是瓷質,或是瓷形,或是瓷事,眾多過去沉沒於街頭里弄的歷史文化元素如今重新散發光芒。 用工匠精神復原珍寶 板凳一坐十年冷,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專家鄔書榮已在御窯廠遺址「閱瓷樓」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堆碎瓷片中「玩拼圖」,快的時候修復一件作品耗時一個月,有的時候一年都拼不好一件完整的作品。 「從瓷器修復到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再到一草一木的陳列歸置,我們都力求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修復千年文化。」景德鎮市御窯遺址管理處黨支部書記祝松星說。 近年來,相關部門先後對御窯廠遺址進行了數十次考古發掘工作,開展系統研究與修復,整理、復原出官窯瓷器數千件,其中一些成為國家珍寶。如永樂青花釉里紅雲龍紋梅瓶屬首次發掘,未見於以往的考古發掘品、傳世品,是極為珍貴的佳作。 站在御窯廠遺址龍珠閣,可以看到附近八組拱形的紅磚窯體建築如片片船帆,與御窯廠遺址相得益彰。儘管御窯博物館正在建設當中,但是憑借出色的工藝,御窯博物館已在法國坎城成功斬獲「未來建築」獎。 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經理齊玉順說,御窯博物館工程建設過程中,成功地把總重量為七百三十四噸的明清時期的窯址,遷往五公里外的場地進行保護,創造了世界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的首個成功案例。 同時,御窯博物館建設還創造了每平方公分都不相同的建造藝術,建造難度罕見。齊玉順表示,「二百八十萬塊窯磚,每一塊都是工人手工砌上去或掛上去的,所有的窯磚和構件必須保證精準的錯縫,才能確保八個拱體的弧度平滑,不出現端部翹頭的情況。」景德鎮市委書記鐘志生說,御窯博物館建成後,景德鎮將增加一張與世界對話的名片。 景漂來自全世界 古今陶藝家聖地 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景德鎮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匠是古代的「景漂」,為景德鎮帶來無限的活力和創造力。據了解,目前有三萬多名來自全國、全球各地的藝術工作者匯集於此,每年來到景德鎮的外國藝術家超過五千人,其中不乏知名的古陶瓷專家、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教授、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儼然成為全世界陶藝家的「聖地」。 在景德鎮樂天陶社,六十三歲的荷蘭藝術家薩斯基婭.普費爾策說:「一切都是從泥土開始的。」到中國大陸之前,她將主要精力放在銅雕創作上,直到二○○八年歐洲銅價上漲,開始尋找新的創作材料。 「我想到了黏土,然後就決定來景德鎮,因為這裡是世界上製作陶瓷最好的地方。」薩斯基婭說。從二○○八年開始,她每年到景德鎮駐場創作兩個月。她向景德鎮工匠學習製作青花瓷,並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英國陶藝師克里斯蒂娜.安.理查茲說:「一九七八年我到景德鎮為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購買景德鎮瓷器,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她便開始從事中國研究,並定期陪同藝術家朋友訪問中國,四十年來走遍了中國。 今年七月,古巴考古學家尤萬里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成為該校第一個從考古學專業畢業的外國學生。尤萬里說,景德鎮之旅為他打開了一扇門,通往一個心儀已久、卻很難進入的世界,自己將繼續從事中國古代陶瓷藏品的研究。 貼近生活與市場 創新力破土而出 景德鎮手工製瓷工藝行業分工極其細緻,總共有七十二道工序,其中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畫坯、施釉和燒窯等五道工序。在物質極為豐富的新時代,八○後、九○後消費群體崛起,他們不再滿足於工業化產品的千篇一律,開始追求手工私人訂製的個性與溫度。 還未到年底,工坊「山雲瓷谷里」的設計團隊就忙著修改賀歲產品「萌豬盤」的圖紙。這隻卡通粉彩「萌豬」體型如同不倒翁,身著傳統「官服」,看起來喜氣洋洋。 依託獨一無二的手工製瓷體系,愈來愈貼近生活、貼近市場的精巧創意正在瓷都不斷湧現,創意工廠、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二○一七年,景德鎮藝術陳設瓷產值達人民幣一百二十六點二億元。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非常活躍,促進了電子商務爆發式增長,陶瓷產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陳出新。 在淘寶商戶徐婉的倉庫裡,貨架上擺放著上百種陶瓷產品,從裝飾擺件,到茶杯瓷勺一應俱全。在她看來,景德鎮陶瓷的創新速度今非昔比,「更新太快了,一個爆款產品最多火上兩三個月,還要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訂製需求」。 據統計,目前景德鎮從事陶瓷電商的企業有九千八百四十七家,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大陸第三方交易平台註冊有交易的陶瓷網店有五萬零一百四十八家。二○一七年,完成全平台電商交易額達人民幣三百一十八點二億元,借助電子商務等渠道,景德鎮陶瓷企業出口足跡遍及全世界。 前一篇文章 世界遺產專題10周口店遺址挖掘開發百年傳奇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北京平谷 世界最大桃園長成記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