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黏土教室】剪黏風格 神獸雕塑 文/Max |2018.12.31 語音朗讀 20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神獸雕塑 圖/Max 圖一、準備好需要用的輕黏土各色與紙團膠帶。圖/Max 圖二、將紙團捏出鳥的身體。圖/Max 圖三、運用黑色的輕黏土,仔細將紙團包覆住。圖/Max 圖四、捏塑出鳥類頭部的地方。圖/Max 圖五、捏塑出翅膀的部位。圖/Max 圖六、依照剪黏的方法,製作出各種色系的羽毛片。圖/Max 圖七、依色系排列神獸的毛髮。圖/Max 圖八、注意頸部及背部的地方,小心捏塑如細針般的毛髮來區隔層次。圖/Max 圖九、細心的製作神獸最重要的臉部,注意眼睛可以加上光點,這樣會更有精神喔!圖/Max 圖十、漂亮的尾巴可以拖長延伸視覺,可以試著雕塑看看。圖/Max 文與圖/Max 「剪黏」顧名思義,意即剪下來、黏上去,這樣的技法在台灣建築物中隨處可見,特別是在寺廟的屋頂上。 關於「剪黏」的起源已很難考據了,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一種鑲嵌藝術,大量出現在福建的泉州、漳州,以及廣東的潮州一帶。最明顯可見的,就是清朝時就已經採用剪黏裝點寺廟,而且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算起來,大約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了。 在傳統寺廟建築的剪黏作品中,其最讓人稱道的地方,即是色彩飽和造型立體生動的特色。剪黏所用的材料,是使用燒製好的鮮豔鉛釉低溫陶瓷,再用特殊剪刀剪碎後,依照色系排列造型,此法多用來表現珍奇異獸身上張立的毛髮,成品往往讓人覺得栩栩如生,給人雄赳赳、氣昂昂的感覺。 說到這裡,聰明的小朋友們應該知道本單元要帶著大家運用輕黏土,仿造剪黏的作法,依照色系去排列動物的毛髮。現在,一起完成充滿東方色彩的「神獸」吧! 前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我想說聲謝謝 下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七股之旅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2【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2025.10.2403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2025.10.2404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2025.10.2405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2025.10.2406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2025.10.2407電磁波之應用2025.10.2408【時事必考題】危機再起2025.10.2409【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2025.10.2410【翰墨清韻】2025.10.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霏霏的奇想【快樂塗鴉簿】思念【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快樂塗鴉簿】小浣熊【原民說故事】巫師與希族 下【小書法家】 作者其他文章【創意黏土教室】蔬食烤串 輕黏土創作【創意黏土教室】黏土鍬形蟲捏塑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