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鼓文化編輯部提供
文/法鼓文化編輯部
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斥著各種聲音,從四面八方湧入耳朵,往往令人煩躁,甚至引發情緒反應,不妨試著以觀音法門的方法來傾聽眾聲,學習妙音觀世音。
不要用耳朵刻意聆聽,讓環境中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聲音,自然而然傳送過來,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聲音傳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就只是被動地去接受,不起任何情緒。
練習這個法門的重點,就在於只以耳朵傾聽,心中不生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如果能不反應,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如此一來,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我們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學習觀音用心傾聽
現代社會人際互動的機會增多,溝通產生誤會,往往是因為聽到之後,反應太快、太多,如果能學習用心傾聽,彼此將能自在溝通。與人互動時,如果聽到與自己無關的聲音,就只是聽到;如果是與自己相關的事,重要的是先用心聽,不要急著判斷,讓自己處在不起反應的狀態,反而能讀到更重要的訊息。
觀音菩薩修持耳根圓通,具足千手千眼,所以能千處祈求千處現,隨時聞聲救眾生於苦難之中,我們可以學習觀音菩薩,從耳根下手,從傾聽開始,找到「手眼」的著力點。
學著聞聲,聽到聲音不急著反應,只是「面對」聲音,繼而「接受」聲音,用心傾聽對方真正的心意,才能有智慧地「處理」,最後「放下」,這才能開啟慈悲的手眼,真正關懷身旁的人,帶給他人寧靜與喜樂。
(摘自《觀音菩薩50問》,法鼓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