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罹患頸因性眩暈的患者原因很多,台中市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指出,臨床上有一名徵信社人員因長期監視高樓層動靜,突然發生眩暈嘔吐;也有情侶整夜仰頭觀賞夜星而暈眩;另有一名四十五歲做瑜伽的婦女,一做有關頸部過度後仰的動作,就發生眩暈,應即早就醫,以免造成嚴重後遺症。
劉博仁表示,後頸部的脊椎動脈向上進入後腦內形成基底動脈,然後再分出前下小腦動脈,最後進入內耳,供給內耳氧氣及養分。如果因頸部不當動作,就會造成這動脈路徑的狹窄、痙攣或是血液過度濃稠,而導致眩暈。例如徵信社人員因長期頸部過度後仰,有可能因內耳供氧不足而暈眩。而那名做瑜伽的婦女,應是頸部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頸因性眩暈症。
劉博仁指出,他在澄清醫院九年共診治眩暈案例超過一萬,這類頸因性眩暈患者不少,也有其他許多類似的動作而引發眩暈的案例,包括抬頭曬衣服、平躺的泰式洗頭、長時間低頭打字、讓人過度用力推拿按摩頸部、打高爾夫球甩頭太用力等。
其實造成眩暈的原因很多,包括:良性陣發姿勢性眩暈、美尼爾氏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前庭神經炎、基底動脈偏頭痛、頭部外傷、中風前兆、腫瘤等,一定要請耳鼻喉醫師確實診斷。劉博仁強調,一旦有輕微頸部不適、頭暈,就應立即停止以上所提類似的動作,並立即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