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藝人安迪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相繼因罹食道癌病逝,醫師表示,食道癌近年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被稱為「無聲癌症」。此外,另有一些癌症初期也幾乎沒有明顯徵兆,容易錯過治療良機。
一、食道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食道癌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已竄升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九位,且是男性癌症的第六位。據統計,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三倍,主因是不當飲食習慣所致。
所謂的不當飲食習慣,包括抽煙、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五十至六十度)或吃太多重口味醃漬物等,這些習慣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
二、肺腺癌
國衛院研究指出,東方女性罹患肺腺癌與基因變異高度相關,肺腺癌早期是「安靜」的癌症,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三、四期,加上移轉速度快,死亡率較高。癌症希望協會祕書長蘇連瓔說,如果無理由的呼吸困難、體重減輕、疲倦,或頸部、鎖骨淋巴結出現腫塊、久咳不癒,一定要提高警覺。建議有家族史、抽菸習慣、五十歲以上者,一到兩年定期檢查。
三、腎臟癌
腎臟癌是一個沉默的殺手。由於國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台灣腎臟癌人數逐年攀升達到千人次。腎臟癌初期幾乎毫無症狀,會出現血尿、腰痠、後腰有腫塊,但發生比例只有三成,容易被人忽略,因此發現時已是晚期合併轉移。
四、壺腹癌
壺腹癌最常見症狀是黃疸,病人全身皮膚及眼白變黃、皮膚癢、大便顏色灰白。其他常見症狀還有體重減輕、上腹及背部疼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脂漏便等。
五、卵巢癌
國泰醫院指出,早期卵巢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而晚期卵巢癌常見的症狀是腸胃不適、脹氣、消化不良、體重減輕、下腹部腫漲或出現硬塊。
因此往往病患會先前往腸胃科求診,之後才轉介至婦產科。
卵巢癌最常見的的發生危險因子有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等,而口服避孕藥的使用會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六、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是目前人數最多的癌別,分別居於男女癌症發生率第二位,高達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五的患者並無家族史,而且初期幾乎無症狀。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邱展賢指出,大腸直腸癌常見症狀包含排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大便形狀變細小;有腹瀉、便祕、或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大便內有血(呈鮮紅色或暗紅色);腹部感覺不適,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持續的疲倦感、嘔吐、貧血等。
七、攝護腺癌
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攝護腺癌的發生原因與飲食習慣有關,不少攝護腺癌的患者也常會伴隨罹患大腸癌,所以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都會提醒再做大腸癌篩檢,同樣大腸癌患者也最好做攝護腺癌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