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已落幕,以往交接後,都會發生繼任者推翻前任者力推的建設規畫情事。
在我從事的營建業,如有新任主任接手,常見的是卸任者列出經過多名主管簽認的交接清單,包括已動工多少、未動工原因,多少人、機、料、設備堪用狀況,業主和承辦包商目前請款和工作狀況等等,最重要的是有多少公帳或欠款,在制度上這是和前任畫清責任界限的做法,會產生這種交接清單,是因為許多新接手的主任,在執行業務一段時間後發生問題,不知如何解決,就利用推責前任的作法以解除上級及外在的壓力。
相信各行各業,尤其是銀行業,都有他們的交接清單,同樣的,如果新當選的首長遭到外在或財團的壓力,因為民眾權益或炒地皮等因素,繼任者為了特定團體的喜好變更前任的規畫建設,會立即找出百種理由來塘塞,徒然浪費政府投入的資源,並重傷政府信譽,這不是百姓之福。
各縣市的政權都應秉持國家資源、政府信譽與人民福祉,清楚交接,繼任者推翻前任者的建設規畫、指責前任者的作為之前,先提自己的建設藍圖、考量選民利益,經過專家審密評估,才可以變更,如此才能避免意識形態影響公眾利益。最重要的是,縣市首長甚至總統,更應訂定制度化的交接,以防止政權更替後爭功諉過。
林嘉應(台中市/水利技師)